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加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当前,我国在改革财政补贴上的具体设想不包括 。
A.取消农业补贴
B.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
C.改革公用事业补贴
D.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
答案:A
解析:改革财政补贴的对策思考,具体设想有:
1改变农业补贴方式;
2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
3改革公用事业补贴;
4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
5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
6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2.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
A. 征税的过程
B.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C.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D.一定量的社会产品
答案:C
解析: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法定形式,集中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式。从动态看,财政收入是组织财政收入、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看,财政收入是一部分社会资金。
3.用收费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 。
A.强制性原则
B.自愿性原则
C.效率性原则
D.专门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收费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从总体上看不具有强制性,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自愿性原则。
4.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 。在我国财政统计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就是这种分类方法,也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按财政收入项目分类的方法。
A.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B. 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
C.公有经济收入和非公有经济收入
D.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答案:A
解析:根据财政收入的四大分类依据,可对财政收入分类如下:1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3以财政收入来源为标准分类,包括两种具体的分类角度: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 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4以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按税种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5.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不包括 。
A.行政事业性收费
B.政府性基金
C.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D.定向捐赠货币收入
答案:D
解析:“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但是指“以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
6.制约一国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价格总水平
C.税收制度
D.分配政策
答案:A
7.当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会出现 。
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B.名义正增长,而实际为负增长
C.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
D.不确定变化
答案:B
解析:物价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如下:一是当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时,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二是当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名义正增长,而实际为负增长;三是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一致时,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
8.在我国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
A. 由于税法规定两者不一致造成的
B.由于价格和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或转嫁造成的
C.由于税收优惠造成的 D.由于税率差异造成的
答案:B
9.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
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
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答案:C
解析:全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简单,但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各级征税对象数额的分界外负担相差悬殊,甚至会出现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但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面属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的有 。
A. 消费税
B. 城镇土地使用税
C. 增值税
D. 个人所得税
E. 印花税
答案:CDE
解析: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中央政府固定收入: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1增值税;2营业税;3企业所得税;4个人所得税;5资源税;6城市维护建设税;7印花税。
2.下列各项中,可按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规定征收消费税的有 。
A.受托方代垫原料,委托方提供辅助材料的
B.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代垫部分辅助材料的
C.受托方负责采购委托方所需原材料的
D.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
E.委托方提供原料、材料和全部辅助材料的
答案:BE
解析:“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3.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个人包括 。
A.境内外资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员
B.在国外打工的中国居民C.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专家
D.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中工作的中方人员
E.驻华办事处的外籍代表
答案:ABCE
解析:对于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的中国公民,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额允许减除2000元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于下列四种人员,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统一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在允许减除2800的附加减除费用: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
4.下列有关契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契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者
B.契税的征税对象是我国境内所有的不动产
C.以房产投资需要交纳契税D.契税纳税人不包括国有经济单位
E.以房产抵债不需要缴纳契税
答案:AC
解析: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属转移的土地和房屋,所以B是不对的。以房产抵债和以房产投资都视同为买卖房屋,需要交纳契税;修订后的《契税暂行条例》把国有经济单位也作为纳税人,所以DE也是不正确的。
5.部门收入是预算单位从不同来源取得各种收入的总称。部门收入预算的一般收入预算具体包括 。
A.政府基金收入
B.预算外资金收入
C. 其他收入
D. 财政拨款收入
E.附加和专项收费
答案: BCD
6.国库体制的类型一般分为 。
A.承包制
B.银行制
C.独立国库制
D.分散国库制
E.委托国库制
答案:BCE
解析:从世界范围看,国库体制的类型一般有三种:①独立国库制;采用国家很少,如芬兰;②委托国库制。采用国家较多,如美、英、法、德、日等。;③银行制。如美国的州和地方财政及蒙古国
7.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局部调整经常发生,主要方法有 。
A.动用备用费
B.季度收支计划
C.预算追加、追减
D.经费流用
E.预算划转
答案:ACDE
解析:局部调整是对政府预算做局部变化。在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为了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重新组织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方法有以上四种。
8.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是 。
A.全面核定收支
B.定额补助拨款
C.定项补助拨款
D.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E.差额补助
答案:ABCD
解析:1998年颁布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199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9.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按取得途径分为 。
A.投资者投入
B.从外部购入
C.自行开发创造
D.职工拥有
E.接受捐赠
答案:ABCE
10.行政单位的负债包括 。
A.应付款项
B.暂存款
C.应缴财政专户款
D.应缴预算款
E.借入款项
答案:BCD
解析:负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行政单位的负债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和暂存款等。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和应缴款项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一
某内资企业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1 全年利润总额100万元;
2 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全年工资192万元,并已计提了职工福利费2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5万元和职工工会费用4万元;
3 “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收罚款10万元;
4 “营业外支出”中列支非公益性捐赠支出5万元;
5 “投资收益”中含国债利息20万元,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度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工会经费金额共计为 。
A.16.8万元
B.17.76万元
C.33.6万元
D.35.52万元
答案:D
解析:参考教材第12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限制税前扣除的项目中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则2008年度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192×14%=26.88万元。2008年度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192×2.5%=4.8万元;2008年度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职工工会经费金额=192×2%=3.84万元。共计26.88万元+4.8万元+3.84万元=35.52万元。或者共计192×2%+14%+2.5%=35.52万元。
2.下列关于“营业外支出”和“投资收益”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税收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B.非公益性捐赠支出5万元可以在税前列支
C.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D.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答案:AC
解析:参考教材第125-126、123页。“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A正确。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企业年度会计利润12%的部分以及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所以B不正确。税法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所以C正确。D不正确。
3.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
A.94.48万元
B.99.48万元
C.100万元
D.96.48万元
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收入总额=利润+各项支出=100+192+28+5+4+10+5=344万元;准予扣除项目金额=192+35.52+20=247.52万元;应纳税所得额=96.48万元。
4.假定企业不享受税收优惠,则2008年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
A.10%
B.15%
C.25%
D.33%
答案:C
解析: 新税法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25%。
5.假定不存在需要弥补的亏损,则2008年度该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
A.24.12万元
B.32.83万元
C.33万元
D.34.48万元
答案:A
解析: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96.48×25%=24.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