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在香港和澳门的医院,ICU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下面是免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资格考试ICU护理高频考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CU病房护理常规
1、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2、所有病人均要持续24小时进行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HRP、RR、Bp、SpO2,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的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特护记录单,并体现专病专护。
3、严格遵医嘱计划输液,必要时采用输液泵输液,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所有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保持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现象发生,并预防交叉感染。
5、按时或随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危重病人卧位舒适,及时进行相应评分GCS评分、镇静评分、Breden评分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6、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各相应的交接程序。
7、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ABP、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ICU一般护理
1.根据病情,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药品。明确每个患者的责任护士。
2.妥当安置患者,采取适当体位,保证舒适安全。
3.根据病情给予分级监测护理。
4.持续心电监测,定时观察记录神志、瞳孔、面色、心律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血压。
5.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和适当吸氧,持续监测氧饱和度。对人工气道患者,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执行。
6.留置导尿管并记录每小时尿量,维持各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按时总结,按医嘱及时补充差额。
7.酌情确定饮食种类、方式。
8.熟悉病情做好基础、生活及心理护理。
9.建立、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急救物品、药品。
10.及时留送检验标本。
11.加强病情观察,认真做好记录。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作必要处理。
12.根据病情确定各种监测仪报警上下限。
13.对使用呼吸机患者,严密观察记录各种参数,发现报警,及时处理。
14.按医嘱设定电脑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参数,根据病情需要作及时调整。
15.对于动脉插管、深静脉置管,使用Swan-Ganz导管和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的患者,除配合医生操作外,应定时用12.5~25IU/m1肝素溶液冲管,加强局部护理和观察,及时记录有关参数。
重肝ICU病人心理护理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74例重肝ICU病人心理护理,总结出重肝ICU如何开展和实施心理护理,如何应用交谈技巧。
方法 在治疗时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对74例病人行问卷式调查。
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焦虑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忧虑,紧张等心理状态。而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预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状况及病人的性格不同决定了对其心理护理方法的差异。
结论 重肝ICU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深化,ICU病区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住院时的心理状态,明确心理护理目标和任务,建立良好的互惠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修养水平,才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
危重昏迷病人插胃管时,因病人无吞咽功能配合,或昏迷病人多日未进食,食管处于闭合状态,或行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后压迫食管等原因,当胃管插入至咽喉部时,极易向上或向下折弯而形成盘曲,导致插管失败。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方法简单实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尤其是对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在本组困难置管病人中73%的病人均可通过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方法置管成功,此法值得临床推广。对于喉镜直视下插胃管失败的病人,作者应用胃镜下协助放入,成功率达100%,目前并发症报道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胃镜下协助置管操作复杂,且费用较贵。胃镜下协助置管可将营养管置入于十二指肠降部或空肠,因此胃镜下协助置管常应用于空肠营养管或困难置管病人。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如下:
1反复插管导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甚至食管粘膜水肿;
2有报道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无吞咽反射是置管困难的原因之一;但本组无此类病人;
3颈部气管损伤引起炎性肿胀,本组有8例病人在气管插管时,无置管困难,行气管切开后1~2周,出现胃管置管困难,其中3例需胃镜引导下的置管均为此病例,后在胃镜下插管中发现,为气管切开套管压迫食道或损伤所引起炎性肿块,造成常规下胃管插管时误入气管,同时普通胃管硬度韧性差,操作中易弯曲,从而影响胃管插入;
4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后对食管的压迫,本组病人均为行机械通气,在喉镜引导下未放气囊不能插入的3例病人,在插管过程中作者行放气囊法,顺利插入胃管。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护理
1.间歇停用呼吸机
此方法适用于任何机型及工作模式的呼吸机,撤机时患者完全处于脱机状态。开始时先停机5~10min,然后逐渐延长停机时间,缩短待机时间。待完全停用呼吸机12~24h后,患者在停机期间的生命体征表现平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达到良好,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符合拔除气管插管指征后,表明患者已经具备顺利撤机的条件。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撤机工作绝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常年患病、呼吸肌疲劳的患者,更应循序渐进,撤机时间过快或过慢,反而是造成呼吸肌的疲劳,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造成撤机失败,进一步增加了撤机的难度。
2.待机撤机
此方法适用于应用SIMV+PSV+PEEP工作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准备撤机前,患者始终处于使用呼吸机状态。撤机时,采用逐渐降低呼吸机各项工作参数的数值。一般操作办法是:第一步:将PEEP值按照每次递减0.49kPa,每日2次,每次间隔4~6h的方法进行操作,直至PEEP值递减至<0.4kPa.第二步:降低SIMV的呼吸频率。按照每日递减2~4次的方法进行操作,直至呼吸频率递减至<6次/min.第三步:降低PSV压力水平。按照每次递减0.196kPa,每次间隔2~4h的方法进行操作,直至PSV压力递减至<0.588kPa.当上述各项工作完成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良好状态,即可完全脱机。必要时拔管后序贯无创呼吸机经面罩辅助通气,然后安全撤机。此法适用于精神高度紧张、心理恐惧的患者,一般需3~4天时间。
3.适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以撤机
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病例,在感染控制后,由于气道阻塞状态和呼吸肌疲劳仍然存在,在人工气道有效地引流痰液及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后,支气管、肺部感染往往可以较为迅速地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粘度变稀、痰色变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命名为“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后则肺部感染可能再度加重。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意味着患者的主要矛盾已经集中于通气功能不良,气道分泌物的问题已经居于次要位置。此时可拔除气道内导管,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来辅助通气,继续帮助患者解决呼吸肌疲劳和通气不良的问题。尤其对于呼吸衰竭COPD的患者,以肺部感染窗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面罩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既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又可以显著减少呼吸肌相关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