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一)
熊一诺
略同汤饼赛新年,芹菜中含著齿先。水饺是吾百吃不厌的食物,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题记
华山小区,七号楼,吾家的餐厅。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来了,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今天我就要自己动手学着包饺子了。我蹲在餐桌凳子上一心一意的看着奶奶是如何包饺子的,奶奶三下五除二把面团揉成了细条,再用手在大面团里揪起一小撮,再拿起擀面杖,在面团上赶呀赶,一张薄薄的面团就做好了,只见奶奶把面皮摊在手上,举起右手在头上蹭了蹭,把碎发里撩在耳后,手伸向搅好的肉馅里,拿起筷子,挑起一小撮肉馅,放在面皮的中央,再把肉馅在面皮上摆出一个长条形,再用筷子把它压实,然后手伸向装满水的杯子里,沾了一点水在手尖,抹在面皮的边缘,再把面皮左右拎起来,紧紧地压实,这边捏两下,那边捏两下,再调整一下,只见奶奶满意的点了点头,把包好的饺子放在菜板上。我佩服地热烈鼓掌,那个饺子好像一头小猪一样,可爱的肥头大耳,一个鼓鼓的啤酒肚,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想咬一口。
之后我信心满满的想试一试,趁着奶奶去干其他事情的时候,我偷偷,蹑手蹑脚的来到面团前面,随便揪起个许多大小不一的面团,把它们排成一队,举起我的两个大掌把子,扒鸡一声,把那个面团全都压得扁扁的。自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我又用手在肉馅里面搅了一搅,捻起一坨一坨肉馅,把它们分别放在面皮上,然后我拿起那个装满水的杯子,把里面统统倒在那些面皮上,学奶奶的动作,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捏在一起,我心花怒放再把他们挨个拿起来,放在另一个菜板上,洋洋得意的拍了拍手掌,这样才包的快嘛。你看我一下包了十几个,奶奶一定会大吃一惊,嘿嘿。等到我过了一会儿再来看我包的几个饺子,心都快碎了,你看那些饺子,排在一起,屁股占着肚子,像是一条毛毛虫一样,怎么也分不开,还有些饺子和奶奶包的饺子一对比,感觉就像一个穷的要饭的叫花子,身体上面可怜,只有那一丢丢的肉,“皮包骨”尴尬的立在那里都起不来了,你看那还有一些身体都散架了,露出那肉乎乎的肉馅,脑浆直流,惨不忍睹,奶奶看见了,只好把他们又赶到一起,做成了一张五香味全大饼。
饺子和大饼全都做好了,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饭桌上,津津有味吃了起来。你瞧妹妹那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睛笑嘻嘻的都迷成一条缝,眉毛上扬的早翘到九霄云外了,不顾一切的把两只肉嘟嘟的小手伸进碗里,左手一个饺子,右手一块饼,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一碗吃完了,又跑到妈妈身边,举起乾坤,在她身上拍呀拍,嚷嚷着还要再来一碗,餐桌上的饭香和鞭炮的响声混合在一起,满满的幸福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饭后,我们随着响亮的炮声,美好的除夕夜,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春节联欢晚会……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二)
新年到,新年到,男女老少齐欢笑。爷爷戴上新毡帽,奶奶穿上新棉袄。大街小巷好热闹。鲜红的春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火火的日子欢起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过年的真实写照。
每当提起过大年,我就欣喜若狂,热血沸腾。现在过年到处充满了喜庆、祥和,但是关于过年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父母告诉我,相传很久以前,在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夜晚,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会来到人间作乱。老百姓们心惊胆战、痛苦不堪。之后,人们发现这个怪兽害怕红颜色的东西和爆竹的爆裂声。所以就有了贴春联和燃放爆竹的风俗,年兽自然不敢来犯,过年传承着古人们的聪明才智。
说起家乡过大年的风俗可真不少呢,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刚进了腊月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又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里大有学问,鱼预示着“年年有余”,鸡和梨代表着“大吉大利”,豆腐象征着“全家都有福”,苹果必不可少,寓意“平平安安”,鲜花插花隐含着“花开富贵”,就连妈妈蒸的大枣饽饽也昭示着好日子“蒸蒸日上”……而且这些年货基本在每家每户的供桌上都是司空见惯。好一个忙碌欢腾的中国年!一个诗情画意的中国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这一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独具魅力。过年是千里之外游子的归心似箭,是家中年迈父母的翘首以盼,是全家人围坐一团的年夜饭,是小孩子们承欢膝前的压岁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嘘寒问暖,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情长,是亲人之间永远拉不完的家长里短。过年寄托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除夕夜的鞭炮渐近尾声的时候,新年的黎明恰恰到来。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到别人家串门拜年,大街上弥散着鞭炮的火药味儿和燃香的香火味儿,这就是特殊的年味儿,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个个打扮的光鲜亮丽,耳目一新。这既是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肯定与褒奖,又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各家门前的张灯结彩与流动的鲜艳色彩,无疑成为这个略显单调季节的一道亮丽风景。“过年好”,“过年好”,“恭喜发财”,温馨诚挚的新年祝福声充斥着大街小巷,屋里墙外。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个个都变成了“自来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一见面就互相问候,甚至在平时有点小摩擦的村民,都因这一句质朴的“过年好”而一笑泯恩仇。新年处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友情。
大年初一的饺子——头一回。拜完年人们各自回家煮饺子,初一吃饺子是家乡过年的习俗。瞧这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个个馅满肚圆,浑圆的饺子预示着家人团团圆圆。是啊,过年时大多数家庭团圆了,却有一群人无法团聚。他们就是守卫边防的战士。无论是风大浪高的边陲小岛,还是冰天雪地的北疆前哨,都有他们矢志不渝的坚守,神圣的五星红旗在他们身旁高高飘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我们撑起一片安宁的天,新年收录着一份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因为每年过大年的时候差不多在农历“立春”前后,所以过年也叫春节。“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要说,人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过年既有对过去的肯定,又包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新年,荏苒了岁月,绵延了时光,这艘历史的巨轮满载着亲情、友情、家国情,跨越了时间的海!(公众号:平静初语)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三)
高文星
“包饺子了!包饺子了!”正呼呼大睡的我被妈妈的河东狮吼震醒了,我晃晃头把被子一推,穿上外套,屁颠屁颠跟了过去。春节包饺子是我家雷打不动的习俗呢!
为什么春节要包饺子呢?我在网上一搜,原来女娲抟土造成人时,正值春节,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女娲左思右想用细线把耳朵拴住,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丰功伟绩,就用面捏成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用嘴咬吃,哦,原来与女娲造人有关呀。
我像发了狂的野马闯入餐厅,定睛一看,大家都包了好几十个了!我心急火燎,连忙坐在一把椅子上,顺手扯下一片饺子皮儿,用手捧住,又用另一只手抓起勺子,挖了一点点馅儿,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儿上,对折着卷后,捏紧饺子的边缘。哼,我包的饺子一定能比过西施!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仔细一看,差点头晕眼花跌倒在地,这哪是个饺子呀,如此瘦弱,叫小白鱼还差不多,我怎会甘愿服输?开始包第二个饺子,我又拿起一张皮儿,吃一堑长一智,上一次的错误我绝不会犯了!我挖了满满一大勺饺子馅儿,倒在皮的中心,如法炮制,我开始端详第二个战利品,又眼冒金星,这个饺子倒不瘦,可又太胖了,它得上了肥胖症,像个猪八戒趴在桌子上,我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但我并非西楚霸王,只好厚着脸皮去包第三个饺子,这次我吸取教训,挖了半勺饺子馅,一丝不苟地包了起来。佛祖保佑啊,可以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这次千万要成功呀,老天爷终于开恩了,我仔细一看,它不胖不瘦,带着漂亮的花纹,像一位穿着长裙的少女。可我得意忘形,一不留神,金星就如一道流星一般飞奔而来,纵身一跃,说时迟那是快,它叼着饺子在空中做了一个完美的180度转身,拔腿就跑,等我反应过来时,它已与饺子一起无影无踪,我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呜呜呜,宝宝好倒霉。
包完饺子,我与爸爸一起煮饺子,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我们把饺子一煮,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我的神思都恍惚了,刚刚的倒霉,窗外的鞭炮声,客厅的谈笑声都远去了,只有这浓浓的香气……开饭了,我连忙坐好,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目瞪口呆,肉汁的鲜香与面食的顺滑进入我的味蕾,让我好像身处仙境,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咽下去,我感到身体里好像多了一个小太阳,一股暖意四处流淌,让我感到暖和和的,我也顾不着烫了,三口两口把饺子吃了个精光,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呀!
饺子,新鲜美味;饺子,滋补祛寒。在热闹喜庆的春节里,它让百姓们齐声赞叹:“好吃不过饺子!”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四)
喧天锣鼓敲起来,火红春联贴起来,欢快音乐响起来,扑鼻香味飘出来,又是一年春节到……吃饺子是全中国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大年三十我和爸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刚到家,就听到爷爷大声吆喝:“孙子,快来,我们都想你了!”我三步并作两步,马上跑过去,扑到爷爷的怀抱,爷爷用苍老干枯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该下饺子了。”我听了立马全副武装,戴上准备好的N95口罩,穿好罩衣,准备烧锅下饺子,爷爷看到我这身可笑的装扮后,神秘的笑着说:“你去烧锅吧!”可是当我来到厨房门口时,我惊呆了,原来又脏又黑的土锅灶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整体厨柜,上面干净地摆放着天燃气灶,灶上蓝色的天然气火苗,欢快地跳动着,展现着优美的舞姿,厨房里没有一丝烟味。我按奈不住兴奋地叫道:“土锅不土了,我的老家通上天然气啦!”太好了,以后奶奶也可以在厨房里来去自如了,不会再因为肺不好而被烟气呛的受罪了!站在门口,我又想起了去年大年三十的情景。
去年的大年三十,回到老家,帮爸爸烧锅下饺子,那时老家的厨房是一个狭长的房间,灶台是用砖头垒的,土锅十分简陋,且不环保,锅边堆放着各种柴火,厨房内各种灰。去年是我第一次烧锅,以为它很简单,于是心不在焉的点火填柴。突然一股浓烟呛得我直流眼泪,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定睛一看是火熄灭前发出的紧急信号。我连忙用那一小簇奄奄一息的火苗点燃了一颗花生秧,火慢慢燃起来,可是厨房的浓烟越来越大,浓烟滚滚,烟气呛的我喘不过气来,我的脸也是黑乎乎的,像一只大花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水终于开了,我叫爸爸下饺子,爸爸拿着毛巾捂着鼻嘴进来下饺子!过了好大一会儿,一股年的味道飘到我的鼻子里,饺子熟了,我如释重负,停止烧锅,饺子终于端上桌了。
“吃饭咯,天然气下饺子就是快!”爸爸的叫喊声惊醒了我,我如梦初醒!“今年的饺子格外美味,”爷爷边吃饺子边兴奋的说:“孙子呀,你以后就不用烧土灶受罪了……全国都在建设新农村,今年也是国家的脱贫攻坚年,各家各户都能通上燃气。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都选择回老家发财致富,咱们村还被评上最美乡村了呢。”听了爷爷的话,我感触颇深。
是啊,今年村子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来村子里的路是泥泞不堪的,夜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垃圾是随处可见的,新农村建设以后,村子里的路是沥青路,平平整整的;路两旁是整齐的路灯,照的村子格外明亮,人们在灯下散步;原来污浊不堪的小河,现在也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把河边的垂柳倒影得格外漂亮。村子中心新建的游园热闹非凡,老年人在里面有说有笑,大妈们在广场上跳舞,尽显幸福,一切都祥和美好,农村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我抬起头,发现天空更蓝了,院里的小草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牡丹花更红了,就像新农村的生活一样,越来越红火。我要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五)
在我的家乡,过春节可真热闹!风俗习惯更是别具一格的呢!放了寒假,小孩们过上那悠闲自在的日子而大人们却开始忙着办年货了,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最难忘过小年后的过大年前的那几日,集市上,菜场上那可是热闹不过了,都在囤着过年要的年货,一年中赚的钱一年中最欢喜的劲儿几乎都用在办年货上了。
特别是年前打豆腐,几乎是岳西乡下人家不可缺少的办年货活动,把秋天丰收的黄豆,挑出颗粒饱满的,没有一点瑕疵的,放在水桶里,用冷水浸泡八个小时以上,等黄豆发胀了以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挑到加工厂去磨成豆腐浆,然后,挑回来放到大锅里面去,用柴火把它烧开后把豆腐浆盛到一个干净的包裹里面,用架子架在水缸上面,把裹着豆腐浆的包裹放在上面,挤压出纯豆浆出来因为磨出来的是黄豆渣和豆浆在一起,要把豆渣分离出来这样挤出了大概半个小时,纯豆浆已经出来了,再把它放到锅里烧开,要提前准备好石膏,把它碾碎,碾成细末。然后用水桶把烧开的豆浆盛出,放在边上,这时,请有经验的家中长辈或能干要好的邻居来帮调石膏水,因为乡亲们认为:石膏水的比例多少决定豆腐的好坏,豆腐结实硬棒的好坏预示着这家来年的运气好坏,所以特别慎重。等石膏水调好了,在倒入缸中之前,先快速地把刚才烧开的豆浆倒入缸里,并用锅盖立马盖上放锅铲压在上面,过几分钟掀开用筷子插入豆腐中,如果筷子立在上面,证明豆腐很成功,来年好运气,接下来,把缸里的含有水的豆腐舀进在早已准备好的用方桌托着的1。5平方米的纱老布里,舀到能打成包裹样,压平,用干净板子盖上,最后用几块大石头压紧板子,等沥干水份后一板豆腐就成型了,如果含有水的豆腐多,那就可以多舀多压几板呢!
自家打的豆腐是过年最重要的菜,可变着花样做生腐,虾米豆腐丁等,过年前准备的菜都是为了年夜饭,大年那天,人们随便吃完中饭就忙活起准备过年的琐事来,到了下午四五点,女人们开始做年夜饭,男人们带着孩子上山祭祖,在这一天,在外工作的大人在外念书的小孩都回来了,一家人团坐一起,烤火,喝茶,尝瓜子花生以及各种糕点,叙叙情,准备吃年夜饭。
我家的桌上怎能没有岳西必备的年菜呢?当然不可能!鱼,寓意来年年年有余;满满的一盘红烧肉,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越来越肥;爷爷和爸爸贴好红红的对联,挂上圆圆的灯笼。随着“砰”的一声,鞭炮连连,该吃年夜饭了。
一家人吃完年夜饭,赶忙摆好茶点,招待等一下来辞年的同宗、亲戚、好友的,糕点里面必须摆糕,代表步步高升,日日高升。家中的长辈和女人们等着人来串门端茶递糕点,而家中顶梁柱们小伙子们小孩们就走出家门串门辞年。我也跟着他们一起跑,挨个串门,听他们唠叨,一会儿跑到东家大妈家,一会儿又跑到西家大院小妈家,进屋时拱起双手说“来纳福嘞”,进屋后听着大人们的唠家常,瞧那欢喜劲儿自己心儿也飞扬开心起来,最高兴的还能得到串门后的各种玩的,吃的,物品丰富颜色鲜艳得让人眼花缭乱,心生激动。“纳福”这感觉再好不过,分明就是我们一边串门一边守岁么,不过“纳福”活动必须当晚子时十二点之前回家,好留个有人专门接待你的好时辰“出行”,也就是来年的第一次出门。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愿你们来年好运连连,开始新的一年不要再惦记过去的往事,俗话说得好:新的不去,旧的不来。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六)
陈浩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欢声笑语。随着车轮的转动,我们回到了妈妈的老家——内乡过大年。
好吃不过饺子,年饭尤数饺子香。过年吃饺子在我们北方,就像工人要上班,学生要上学,人要呼吸一样,无饺不成年。但在外婆家的这个年,饺子也吃的非同寻常,趣味横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外婆家,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说起饺子,还离不开我们大美南阳哩,相传东汉末年,医生张仲景回到故乡南阳,看到家乡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于是搭了一个大棚,支起一面大锅,熬了一锅羊肉汤。用面包皮成耳朵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饺送给穷人吃,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饺子就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了。
外婆家的剁饺子也与众不同。大年三十,清早起来,全村的“嘭嘭,咚咚”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江潮翻涌,时而如泉水叮咚。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剁馅声音是全身最响的,也是时间最长的。剁馅最响且时间最长,美其名曰“长久有余财。”下饺子时,也不能乱说话,即使饺子烂了,也不能说烂,而是要说涨了,我怕说错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闭上嘴巴最安全。饺子终于端上桌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啊”!饺子太烫了,烫得我直吸溜嘴,又蹦又跳,张牙舞爪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跳舞的小丑。逗得姐姐忍俊不止,哈哈大笑。我方登罢爸上场,我这边刚消停,只听“咯噔”一声,爸爸又大叫一声,“哎呀,我的牙呀!”原来爸爸吃到了硬币饺子,外公高兴得连夸爸爸是有福之人。我一听,不服气了,哼,我也一定要多多的福气,于是一边使劲吹,一边往嘴里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吃到核桃馅的了,外公又连忙说“核桃补脑又好吃,寓意你明年学习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姐姐也不甘示弱,为了吃到特别的饺子,也接二连三地往嘴里送。正吃得不亦乐乎中。大外婆端着一碗饺子过来了,还说尝出来什么馅的有红包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争先恐后地大尝特尝起来,这边还没有散场,一会儿三外婆也端着一大碗饺子来了,为了红包,我们也拼了,又三下五去二地吃了不少,哎哟!天呐!感觉要吃到嗓子眼了,摸着我圆滚滚的肚皮,心想着要是邻居谁再来了呢?真是怕啥啥来呀,邻居们都像排着队似的,送来自家的饺子。原来这是外婆家的风俗习惯,百家饭,既尝到了不同风味的饺子,又增进了感情。正所谓“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亲人邻居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山南海北,无所不谈,其乐融融,其乐无穷!熬年谈心两不误,真为一举两得,美哉!乐哉。
望着我快要撑破的肚皮,感觉这一次吃的饺子,快抵上我平时一年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