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君子之道有感作文(一)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不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啊,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读于丹论语君子之道有感作文(二)
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人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
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呢,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难道我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读于丹论语君子之道有感作文(三)
“君子周而不比”,这话不太好理解,当代李泽厚根据朱熹的注解,作出解释:“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然后,余秋雨犹觉得这样翻译还是不够通俗,引用坊间更简单的翻译来说事: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说到这里时候,就稍微跑一下题,谈谈“传播的学问”。以我们的文化水准,要想了解浩如烟海的浩瀚经典,或者各门学问,能力和精力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有人做“学问的传播”工作。事实上,在平某看来,2500年前,祖宗们已经把学问作完了,或者,道理已经发现完了,后人们,只需结合当代语言语境,进行解读解释而已。比如一部《论语》,朱熹为啥要注释?就是论语传到宋代的当下化(古代人的古文水平也一直在下降,到了民国,为适应社会,自然而然白话文了,另一个解读经典,都离不开当下的语境。),今天这份工作,于丹在做。学问的传播,是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也一定是结合当下的,《西游记》的传承,放在当下的传承就是把他影视化,通过当下影视的传播形式来传承,而不是固守着三百多年前的文本不变。
返回头来说“君子”。余秋雨说,前面几项谈怀德,德风,还是成人之美,谈的都是大原则,明白了大原则,却不见得能具体处理。因此“周而不比”说的就是君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余款款道来:人们进入群体,常常因生疏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自然会着急物色几个朋友,这很正常。但是,接下来就有鸿沟了: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当作过渡,朋友的队伍渐渐扩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这就在人际关系上成了君子;但也会有不少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当作小小的“利益共同体”,与圈子之外的多数人明明暗暗地比较、对峙。时间一长,必然延伸成一系列窥探、算计和防范。显然,这就成了小人行迹。
按照老余同志说的,平某做笔记的时候就暗暗思量,检点自己的交友过往,感觉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被动,喜欢清静”。在平老师的审美对象还停留在少女层面的年纪,偶然的机会,和广电李老师认识了,之后,进入了李老师的“朋友圈”,从同事到同乡,从领导到知己,饭菜不知蹭过了多少次,我记得,李老师引为知己的一个哥们要去读研,我都被叫去屁颠屁颠陪吃。但本人又是喜欢清净的,不去主动参与,设计,十余年下来,虽然审美对象已经从少女偏移到了少妇,和李老师见面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感情越来越真越醇,从未有距离感疏远感。另一个张老师也是,他们陵川人的聚会,都要拉我这个高平籍的外人参加,某次在其办公室闲聊,张老师掐指算算,感叹十余年来仍旧走在一起的,才是真的朋友,实际上在工作上,张老师研究的是过去,平老师关注的是未来,两个时空碰撞在了当下。说起这样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何老师,王老师……。是因为不涉及利益才会这样关系和谐吗?其实这么问,真的是格调低了,认同一个人是无价的,利益价值是有限的,而且情分到位,是根本就不会那么去想。
做“周而不比”的君子难不难?我的回答是,不难!但要分对象,对待朋友,自然是将心比心,对待小人,自然是远离为妙。这也是我为何总是以“被动”处理事情的原因所在,对不了解的事情,对不了解的人,多听多看,少主动去参乎,观察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会有因缘认识或者交往。气味相投的人,其实总是会走到一起的,不要急躁着去追逐结识。我见写《荒村拾遗》的孙喜玲老师,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客,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认识的”,我当时点了点头,内心自然认同,但也并未多言,因为我已经深刻领悟了这其中的奥妙所在,不在有初始化的惊喜表现。但是小人也并不是面目可憎,他们其实很可怜,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蝇营狗苟,耽误了美好人生时光,将本可以无限明月的心胸填堵了太多污秽,远离是一种态度,我不认同你,不是要改造你,而是不想被你所影响。应该说,只要讲对立,那么每个君子也都有小人的一面,人性向善,大家还是多亲近太阳,获得光明和温暖好一些。
余秋雨在最后借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总结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对比,他老人家说:君子,是一个个不同的人(指精神面貌,追求);相反,小人,一个个都十分相似(是说利益目标,结党合伙干坏事嘛)。因此,人们在世间,看到种种不同,反而可以安心;看到太多的相同,却应分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