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道做到读后感作文
知道做到之间往往存在着一条的鸿沟,因为知道未必能做到,所以需要一座桥梁将知道和做到之间有效地连接起来,这就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重视。
在我作学生的时候,老师就反复强调重复的重要性。如今已工作一年,再一次看到书中写到有关重复的内容,并且叫做重复的力量,让我对重复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可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重复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块生铁的价值,通过几次重复的锻打就可以变成一块马掌,这时候它的价值是几元钱,再通过千百次重复的动作它就可以用来作为刀具,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百元。那么再通过千百次重复的锤炼它可以用来做重要的精密仪器,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万元。最后再通过上万次重复的动作它可以用来做航空器材,那时候它的价值就无法估量了。
做事也是一样,不要以为重复很简单,无关紧要。细心的人们经常会发现,比如在开会的时候,大家往往拿出纸和笔认真记录会上每一条重要的信息,好像会议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到了脑子里。但是几天之后呢,往往要被问及上次会议都有什么内容大部人都想不起来了,这就是会议做记录的重要性,同样也就是重复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的一名人员,查文献阅读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当我们第一次阅读到有用的文章时,往往被文章里实验方法巧妙的构思和新颖的结论所吸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估计就很难有人再想起来。如果这时再重复看一遍文章,就会比第一次阅读得更加深入,甚至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它在大脑中印象才会更加深一层,多次重复也就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古人同样知道重复的这个道理,就是温故而知新。
知道,是头脑获得信息。做到,是将有效的信息应用于工作之中。而重复,就是将有效的信息刻画在头脑中的过程。重复的次数的越多,在头脑中刻画得越深,获得的知识就越丰富。可见,重复是一条纽带,是将知道和做到有机结合起来的纽带。只有纽带越牢靠,知道和做到才能更紧密。所以,要重视重复的力量。
第二篇:知道做到读后感作文
花时间读了一下《知道做到》这本书受益匪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写“我的愿望”,很多人都写的要当老师,要当作家,要当工程师,要当飞行员等等,但是后面都不了了之,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实现自个的愿望。那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下自个当年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来着呢?现在实现了吗?还差多少步?没有实现或者出现很大偏差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想到,我们都一直是在说,付诸行动的人很少。就像我们在工作当中,当去参加一个培训,老师讲到你心坎里的时候你会心潮澎湃,但是过后你还是按部就班的在做你的工作,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也很少意识到自个应该怎么进步,只是在人讲到你心坎的时候激动那么一下子,激动的状态永远是那么一小会的话,那永远也成功不了的吧。只有十几付诸行动的人才能真正享受胜利的果实。
我们要把积极保持在ing的状态!
书中主要讲的几个要点:
1、重复的力量:少而精的去学而非多而浅的去学。
间隔性重复,要时不时的回头看看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你才能更主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为什么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有三:
信息超载:每天看到听到的信息过多,没办法真正的去认识去渗透
消极过滤: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做事去思考问题。看问题先看好的一面,然后再去反驳错误的那一面。先绿色思维然后再黄色思维。例如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虽然他是专门挑刺,为确保公司做出正确决定而设置的岗位,但是他的挑刺不能把人给整疯了,可以先思考人们提出的建议的好的方面,然后去驳斥不好的一面。
缺少跟进:要想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你需要指导、支持、问责。然后制订一份出色的跟进计划。说白了就是得有个人跟你分享并且对你进行监督。很多培训机构课程很多,人们在接受培训的那一刻也很激动活跃,但是只是在接受培训的当时,那一刻,之后所学到的培训只是很少能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这就培训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环:应该制定实时有效的跟进计划。去支持,去找出问题,去实践,然后再找问题,进行巩固,最后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分析一下现在的我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计划到是有制定,2011年的整个学习工作计划都制定了,但是实际去执行的真没几条,这样就违背了我开始的意愿,那过到现在马上6月份,半年过去了,我的计划还没执行几个,我的年中目标可能无法实现,那我现在就很抱怨,产生了一种莫名奇妙的失落和抵触情绪,认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那这样随着消极过滤的增长,我的计划毫无疑问会全部泡汤,所以我现在应该把我的计划重视起来,从实际的情况触发,一点一点去做一点一点去实现,一点一点去改正。恩,就这么干,开始!
第三篇:知道做到读后感作文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书本、网络、电视、广播等非常非常多的途径获取新知识。但好像你一本书看完了,看完了就是看完了,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实际做法产生任何影响。貌似真的很想从书中学到些什么,但一直不知道要如何达到、如果去操作执行。《知道做到》教会如何让自己消除知行差距,让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作家提出了三个要求:
1)坚持做笔记;这点大家可能平常的培训、上课中都有都会做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在24小时内重读笔记;这点我本身在以前的学习中是没有做的。没有总结那些让自己“啊哈”一声即恍然大悟的东西,将混乱条理不是那么清晰的笔记清楚、整洁的写到另外一本笔记本上或者储存到计算机中。而是培训回来后就合上笔记本开始另外的事情了。过了段时间,当突然想起或有人问起重新打开笔记时发现甚至认不清楚自己的笔迹了。这样的没有经过整理的笔记是毫无意义的。
3)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作家建议在结束培训的一个星期内。将学到的东西分享、传授给别人。在分享、传授的过程你又再一次的强化、复习了你学到的东西。
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真的很难。要应用自己刚学到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下来作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
1)信息超载;现在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很多,获取新知识要比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了。所以人们习惯性的不断的去获取新知识。
2)消极过滤;也就是说‘发臭性思维症’是指对那些积极的、哪怕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干脆拒之门外的症状。如何判断哪些对自己来说是积极的、有用的?(我也不太懂囧……)
因为知识容易获取,所以我们总是不断的获取更多知识,而不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去应用它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消极思维会发生作用,从而削弱我们学以致用的动力。
3)缺少跟进;关键在于重复、重复、重复。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但总是改不掉。或者说这些习惯已经根深蒂固,要改掉这些习惯需要付出真正切实的努力。但我们大多数都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