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车站读后感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现在我们说:“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读了《铁路边的孩子们》深有感触。这是一部英国小说,作者伊迪斯用生动形象的笔墨画出了12岁的姐姐伯比,10岁的长子彼得,8岁的妹妹菲利斯这三个活泼聪慧的小伙伴,用栩栩如生的讲述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有一天伯比、彼得和菲利斯的爸爸被一个神秘人带走了,悄无音讯。从此以后,他们的妈妈带着三兄妹搬到了山上的“三烟囱”村去,虽然日子很清苦,但十分快乐。在山下,就是一望无边的铁路和火车站。伯比彼得菲利斯有一次在山上看火车时,发现有个巨石滚到了铁轨上,他们三个人冲上铁路想方设法用两个女孩裙子上的红色布料串在长树枝上高举挥舞,终于让这列疾驰的火车停了下来,挽救了车上几百人的性命。他们是多么机智,在关乎几百人生命的危急时刻,在这班火车快要冲向坟墓的一刻,他们急中生智,居然想到用群子来做旗帜串在树枝上挥舞示意火车快停下。他们是多么勇敢,在一列极速飞驰的火车正前方挥舞旗帜,正很有可能会被来不及刹车的'火车撞得无影无踪。而伯比、彼得‘、菲利斯却不顾自身的安危,也一定要让火车停住。这种自我牺牲,保全他人的勇敢精神正不是我们要学习、传扬的吗?这件事也让他们找到了父亲的下落,几经周折最后与父亲幸福团聚。
伯比、彼得、菲利斯做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在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红军的一个连队在行军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偷袭。这个连的连长率领连队战士边打边退,可又中了敌军的埋伏。关键时刻,几个战士组成敢死队,把敌人引上山,连队才可以突围撤退。可那几个“敢死队”的战士却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之中。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的精神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了,我们小学生必须从小做起,学习这种精神,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好。
第2篇:车站读后感
《车票》一文的作者是一个孤儿,在出生一个多月时,被母亲遗弃在车站,后来被修女抚养长大。他的天资很好,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因而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期间,孙修女建议他去找寻自己的身世,不要让这个谜成为心头的阴影。于是,他根据车票来到屏东的一个山城查询资料,一个善心的老警员,带他去找他母亲生前的工作地点,从校长的口中得知一些关于他父母的事,并且获得母亲的遗物──一封装着车票及相片的信封,从此,他不再怕过了。
看完了这篇后,我觉得作者的母亲一定是不希望他受苦,才会把他遗弃在车站,同时,也是希望他能逃过暴力笼罩的家庭生活,才会忍痛遗弃他。但是,我觉得这么做好残忍,如果没有善心人收养他,或者发现他时,为时已晚,那么,今天就没有《车票》这篇流传各地的好文章了。
作者的成长背景虽然是在孤儿院,但是修女们的爱心和培植的苦心,是处处可见的,因此,他是在幸福、温馨的环境中长大的。如果,他在原先的家庭中生活,恐怕会吃不少苦头,而且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心里大多会有偏差。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就觉得他的母亲是一个有远见,也很有爱心的人,她想帮自己的`孩子寻找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做,似乎也没有错。
我很幸福,有爱我的爸爸、疼我的妈妈和一个每天陪我嬉戏、谈天的哥哥,我真的好幸福。而作者却只有孙修女这个唯一的亲人,我觉得世界上如果没有善心人士,就会少了一个像作者这样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多做一些好事,多帮助一些贫苦的人,这样,不只对自己好,也对被帮助的人有益,希望大家能多做一些善事,也许就能造就一些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英才。同时也希望社会上不要有暴力的家庭,不要有不负责任的父母,好让每个小孩都能在充满欢笑的环境中生活,并且健康、安全的长大,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第3篇:车站读后感
车站里,人来人往的月台上,许多陌生的脸孔映入眼帘;车站,一个上映着不同悲欢离合的舞台。离去时,便是无限的不舍,回来时,喜悦的心和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但不论是离去还是归来,眼角上总有一抹未干的泪。
我不是个经常出入车站的人,唯有特别的日子才会去一趟,所以对于在车站内上演的故事,我总是特别留意,深怕自己一闪神,便错过了一幕戏。在我的记忆里,就有这么一段扣人心弦的车站之戏。
一个濛濛细雨的日子里,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但在那对父母的眼里,却是伤心的季节,脸上难忍失意的表情,却仍强颜欢笑,对着身旁的孩子露出了慈爱的笑容,笑容难掩一丝的苦涩。火车进站了,孩子的妈妈走向了老奶奶,轻声嘀咕了几句,彷彿在交代什么似的,脸上那不舍的的表情一览无遗。
老奶奶上了火车,小男孩在门外对着奶奶道再见,在车门即将关上的那一刻,小男孩的父母将她用力地推上了火车,小男孩一脸惊恐,只望着窗外的父母渐渐远去,视线渐渐模糊。停留在月台上的小男孩父母,脸上的水珠,已经分不出是泪水还是了。我见到这一幕,内心澎拜不已,也泛起一丝不舍。人潮拥挤的车站是一座大舞台,不分时段,人人都可以随时进场,不必彩排,每一幕都是最真实也最动人的人生戏剧,人生如戏,就是如此。
车站读后感5篇600字相关文章:
第4篇:车站读后感
夜来了!一如往常般漆黑的夜,黑得那样孤寂无助,不见灿烂的银河系,也不见皎洁的月,街角暗黄的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又扁又长。多凄冷的夜啊!倚着路灯,我好似忆起了什么,霎时,我彷彿看见她──那雪白的脸,受伤的眼眸……我的视线在灯光下失焦,与神秘的夜相互凝望;在瞬间坠入记忆的深海,任由飞越的时光,带我回到那一年夏天。
车站,象征着一次次邂逅与离别。记忆中的我,正期盼的穿梭于人潮中。在周围喧哗声的衬托下,我偶然看见她走下火车、登上月台的身影。我尖叫着冲向她,迎接这位好久不见的朋友。我们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在一大群赶时间的上班族中大笑着,这时的车站,洋溢着我和她的串串笑语,弥漫着友谊的光辉。车站,真是个美丽温馨的乐园啊!它开启了一段美好的。月台间,广播声不绝于耳,但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唯一在乎的,只有我和她等着去挥洒的青春。
她的陪伴,为我原本孤独的暑假,添了亢奋剂,多年不见的好友到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语,虽然彼此都明白,不久后我和她又得再一次分隔两地,但我们相信自己对对方的忠诚,愿友谊长存,且延续再延续,直到永恒。当时看似玩笑却正经的承诺;蕴含着真心,可惜,我和她并没有通过考验……。
就在她离去的前一天,我和她之间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原本坚贞不摇的感情,随着我和她的咆哮,在须叟间瓦解,周围的气氛就滚烫的热水,越滚越令人忧虑,片刻,我和她都冷静了下来,我想开口道歉,但却在刚开口时,被她受伤冷漠的眼神结冻了,我只能转身,奔进那万劫不复的黑暗。
离别的那天,我和她一前一后的来到车站,她走得好快好急,我躲在一旁,默默的望着她上了火车,一次也没有回头,车门呼的关上,将我和她永远隔开,然后结束一切,到此为止,缘分已尽。这时的车站,空气中凝结着浓浓的离愁,以及被刻意隐藏的后悔,我强迫自己转身,踏上与她平行的路。那一句道歉,始终没有说出口。
第5篇:车站读后感
有一位小男生,出生满一个多月就被生母抛弃在新竹的火车站,幸好车站附近的警察找到一位会喂奶的妇人,为他喝奶,并把他送到了新竹县宝山乡的德兰中心。
他从小就生活在孤儿院里,没有见过他的母亲,对他而言,修女们就像他的妈妈一样。他非常喜欢弹琴,几乎所有曲子都会弹,但他有个禁忌,就是除非有人逼他弹母亲节的歌,不然就绝对不弹。到他长大以后,有一天,修女拿了个信封给他,里面有两张车票,一张是从生母住的地方到新竹车站的,一张则是从屏东到新竹的慢车票,修女告诉他,这个小城的人极少,要找出亲人应该是件容易的事。
小城的人极少,没有太多人住在那里,于是他很快就找到生母以前工作的学校了。校长是位女士,说他的爸爸是一位很懒的人,不肯去城外找工作,喝醉了就开始打他的哥哥和妈妈,因此哥哥也离家出走,不愿再回来。所以他的生母为了不让他遭受同样的生活,只好把他遗弃,不过他的生母在每半年都会去北部看他,甚至还保留着当时来回的车票,从此以后,他的禁忌消失了,能一首首的弹出母亲节的歌,也不再害怕过母亲节。
读完这篇“车票”的文章后,我觉得虽然有些父母亲是因为年少不懂事而将孩子抛弃,但世界上不是每个母亲都这么狠心,毕竟是自己辛苦怀胎十个月才生下来的,这位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不惜牺牲自己,也要让小孩有美好的未来,能有这种胸襟的人,真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