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作文观后感内容页

《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影评

2022-11-30 14:30:02观后感216

《红花绿叶》是导演刘苗苗执导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新婚回族夫妻的故事!以下观影影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花绿叶》观后感一

《红花绿叶》也不是完全看不出“第五代”的影子。回过头去细想,发现不少手法其实像“第五代”。比如电影开头那几个高原风光的空镜头,我在看的时候便油然而生一种《黄土地》的味道,后者正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还有镜头调度、剪辑方式其实都非常学院派,而且能看得出来功底很扎实。

另外在表达真实上,虽然过度艳丽的色彩和僵硬的表演会让部分观众感觉失真,这是为何有观众觉得这是一部电视电影。但我的观点是《红花绿叶》不是电视,是真正的电影。它懂得设置“情境”,而情境正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用来区别电视还是电影的关键要素。

这些情境表现在角色的心理冲突上,尤其是男主角。他所遭遇的正是拥有貌美妻子与自己身有疾病间的心理矛盾,电影反复表达他内心的纠葛、困惑和两难。同时妻子也有类似的困惑:以为丈夫知道自己有过未婚夫,但实际上并不知道。两个人都隐瞒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

这是电影能向观众传递丰富情感体验的原因,并表达出了当今中国电影所稀缺的真挚纯真的感情。不是说没有中国导演想要去表现美好的情感(“第五代”尤其爱表现),而是在他们的镜头前,这些感情被表现得虚假做作。关键在表达者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便他能认知到,却再也不能表达出来。

导演刘苗苗,我觉得与其它”第五代“导演不同。至于不同在哪?看电影就可以了。导演的个人色彩会自然而鲜活地流露在电影中,即便他想隐身,也藏不住(就像《罗马》中阿方索卡隆)。作品永远是最好的发声者,比导演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举止更能呈现异样的人格。

我更愿意将《红花绿叶》看成是”反现实美学”思路下的作品,这是我在分析《米花之味》提出的概念。两部电影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均涉及民族、乡村和情感话题,都有富足的幽默,看完之后让人身心舒畅,更重要的是两者所使用的美学不再是一种重构的写实美学,而是以迂回的方式抵达真实。

在映后交流中,刘苗苗表达了自己对大师的倾慕:“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意大利的费里尼,他对他的电影有一个定位:仁慈,我也是我想在这部电影中想做的。”有哪位“第五代”导演会说自己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呢?或者说他想拍一部“仁慈”的电影。默默地,我已经在心中和导演握过手了。

《红花绿叶》观后感二

若不是观影结束后找到导演刘苗苗的相关信息,我不会知道《红花绿叶》出自一位“第五代导演”之手。

如果你义正严辞地告诉我这是一位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我也完全相信。观影前,我带的预期正是如此。

可能是《红花绿叶》之前去平遥国际电影节首映的缘故,并获得“首映单元”的“最受观众欢迎奖”。

照我去年在平遥观察到的现象,去平遥的华语电影十之八九都是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

还有另一层原因,更为重要,我在看的过程完全没感觉到《红花绿叶》里有一丁点“第五代”的东西。

这样讲有个前提,是“第五代导演”作品已经成为某种定型的、风格鲜明的东西,我们一眼能辨认出来。

而我为“第五代”找到的辨识标志是情感,看电影中有没有真正意义上作为个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无法将《红花绿叶》与“第五代”挂起钩来,原因正在这里:它真正拍出了人的“情感”。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现象?因为《红花绿叶》是联合执导的结果,还是说因为刘苗苗是女性。

故而在情感表达上较之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更加真挚、细腻,从而表达出情感的深度。

这些还都是表面。更重要的原因,如我在早前的文章中已经谈过的,与导演的成长经历有关。

理由是“第五代”成长的年代正好是革命年代(66-76),集体丧失对现实(真实)的感知能力。

“第五代”导演对世界与人的认知有明显的偏离,因此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简单质朴的情感。

我曾以自身经验为例,将影响一个人最关键时段划定为从15岁到25岁,现在仍然如此认定。

不仅“第五代”三元大将“恰好”符合:张艺谋(16-26)、陈凯歌(14-24)、田壮壮(14-24)……

放到刘苗苗身上,竟然也合适。这也是找资料过程发现的:刘苗苗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才16岁。

导演刘苗苗在革命年代(66-76)是4岁到14岁,恰好不在我们所划定的时间段(15-25)内。

也就是说革命年代时,刘苗苗心智并没有真正成熟,因而大革命没能对她产生本质的影响。

而对其它第五代导演来说,革命年代恰好是他们人生最关键的时期,革命对他们影响至深。

这才是真正让《红花绿叶》如此不像一部“第五代”作品的原因:根源仍在万恶的大革命。

《红花绿叶》观后感三

我没有学过艺术,上一次写观后感大概还是中学甚至或者小学交作业。但我猜文学和影视艺术大抵如此:把不同的普通攒成一个典型,再用这个典型去映射每一个普通。而高下的判别,大概就在于这“攒”的功力和“映射”的效果。

这真是一部很舒服的片子。

有冲突,但不激烈,有悬念,但不吊胃口,情节发展得合情合理,剧情转折也毫不突兀,看着一点都不累,就是很舒服。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西北方言的观众来说,看到活泼形象的语言翻译过来的字幕,更是忍俊不禁,比如那“来浪”、“那驴子就是要往沟沟里赶呢”。这和我们大东北的“卖呆儿”、“不知道长短、没个深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影片用男主人公古柏的独白来起承转合,多次出现黄土地的画面既视感(并不是说在抄袭或借鉴,而是说可能真的只有这个角度才是表现黄土地地形地貌的最佳选择),选取最常见且有代表性的风车、梯田、向日葵等元素,讲述了一对普通穆斯林青年之间由包办婚姻结合成家庭之后的特殊故事。

不单单是主角,每一位素人演员都很出色,能说会道但并不油滑势利的“新妈”,初见面时嫌阿西燕嫂子挑的衣服贵后来又唱歌给阿西燕听的小姑子麦麦尔,说话不招人待见但句句又没毛病的“大夫爸”,映后交流会上大家说出各自生活中的职业时,真的很有意思。

借用狂人皮埃罗的话来说,这部电影没有去写“人们的生活”,而是写的“生活本身”。人们的生活各不相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影片并没有纠结于这本难念的经是什么经,而是向我们描述了拿到这本经他们是怎么念的。“疑似癫痫”这个事谁都有可能遇到,小王小赵有可能,阿凡提买买提有可能,汤姆玛丽有可能,它不分种族不分地域古今中外皆有可能,单独写谁的病都只是“人们的生活”,而人生在世,这一遭肯定会“有”各种“病”才是生活本身。结尾,纷扬的雪花中,渐行渐远的坐在古柏自行车后座上的阿西燕,传来的一句遥远却清晰的:“谁说得上呢?”把生活本身置于我们眼前—— 看,这就是生活。

一个很可能的事实是:没有经历过婚姻家庭的观众,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可能会困难一些。但当然,世事无绝对,也不排除少部分没有经历过婚姻却有深刻思考的年轻人能够理解,和已经经历但依然稀里糊涂过日子的过来人不能理解。尤其是古柏妈跟古柏说的那句:你可别跟你爸学,你爸那个大男子主义,也就在我这里好使,在外面且耽误事着呢!(大意如此) 这一句看似埋怨的话,道尽了一个女人对自己丈夫的宽容和忍让,以及爱。

这部片子是好的,但不一定非要七夕这天看,我的意思是——前一天或者后一天都可以看。

暂时把促使自己写下这篇影评的几个动机记在这里,以免日后忘了这些小确幸:

1.与导演同款发型

2.ex老家在山西风陵渡,但奇怪的是方言竟然非常一致。拜之前的熏陶渐染所赐,作为一个东北人的我竟然全片不用看字幕。有一种“一段感情不管它是长是短是好是坏,你总会在里面学到点什么”的感觉。

3.好多写景的画面唤起了去年那段从北京到宁夏的摩托骑行回忆,包括极少的街景画面也是,银川已经是个非常现代化的省会,各方面与我们印象的中的城市并无二致,也有星巴克,也背LV。虽然道理上我们都知道会是这样,但是没亲身到那的时候,总是容易把它想象成“那样”。

4.宁夏真的种了好多向日葵啊,一大片一大片,落日的余晖里,特别美。看到古柏去“窃”向日葵的情节真是,作者和剧本都是本地人没错了。

5.宁夏的西瓜特别特别特别大,没有出镜,特别可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的是特别必要的,再加上看万部电影就完美了。

《红花绿叶》观后感四

男主角古柏与女主角阿西燕经媒人牵线结婚,但古柏身体有疾病的事阿西燕不知道,阿西燕与前男友快要领证结婚但无奈前男友突然离世的事古柏也不知道,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电影聚焦男主角的视角居多,很多男主角内心独白与叙述。在我看来,古柏是一个老实巴交却又有点自卑的人。从小患病,干不了重活也受不了刺激,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也许在谈婚论嫁市场并不是一个“攒劲”的人,他甚至害怕自己要是结婚的话会拖累对方,所以一开始他对婚姻的态度很消极——结婚第一晚花钱打发走了闹洞房的人、洞房花烛夜与阿西燕一人一床被子分着睡、阿西燕第一次目睹他犯病跑回娘家他也没有去追回(其实他想追回,但又对自己说“走了好,不走干啥呢”)...但其实他在跟阿西燕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阿西燕,不然也不会在深夜里拿着阿西燕的照片突然哭出来、甚至觉得“哪怕以后阿西燕就算是仇人 也心甘情愿为她买衣服”。

古柏知道阿西燕和前男友的事之后犯了一次病,阿西燕跑回娘家了,一段时间后又回来了,古柏非常开心,放下手里的活儿奔到小卖部买了一堆好吃的。古柏第二次再到小卖部买一堆零食,是阿西燕怀孕了。而也是阿西燕怀孕之后,我才从电影里真正看到俩人眼神里爱意的交流。阿西燕躺在炕上看着电视,古柏在一边洗衣服,阿西燕突然说想吃葵花籽,渴望的眼神里满满是对古柏的撒娇,古柏擦擦手就走出去了,在别人的葵花地里,“偷偷摸摸地”,拽下一朵大葵花,在黑夜里一点点用牙把葵花盘子咬下来。阿西燕吃得津津有味。俩人睡下后,阿西燕又对古柏说,还想吃,古柏穿上衣服又出去了。阿西燕等啊等,都打了个盹,古柏还没回来...她开始担心了,我看的时候也在想,古柏不会说犯病了吧!阿西燕一脸焦虑从床上下来,这时候古柏开门进来了,拿着一大朵葵花,脸颊上带着伤...阿西燕捧着古柏的脸,心疼地望着他,古柏说到,“你还想吃明天我给你买去,你现在怀着娃,吃的东西还是干净的好”。(古柏真的很纯朴善良了)

当村里的大夫对古柏说,他的病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古柏应该是去找了神父祷告,去寻求真主的指点,阿訇跟他说,(大概是)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了是最最需要责任和资格的事,别的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古柏就很想出去挣钱,让阿西燕和孩子以后过得舒服一点,他想去兰州,阿西燕说,天冷了我不想你去。于是古柏就在城里街头发发传单、工地干点轻活。

其实电影中古柏有两处纠结要不要跟阿西燕坦白。一是他的病情,结婚以后他才知道阿西燕不知情,他知道后“有好多话想对阿西燕说”,却被阿西燕误会成古柏又要说情话“酸”她了而又把话吞回肚子了。二是关于他的病可能会遗传的事,家人跟他说别告诉阿西燕,就算告诉了她这个怀着娃娃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啊,这件事一直装在古柏心里吧,直到影片最后,雪花飘飘,古柏推着单车,车后座坐着肚子已经很明显的阿西燕,俩人的背影越来越远,古柏将这件事讲给了阿西燕,阿西燕很平静的回答...

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波澜起伏的情节,但整部电影将这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讲得很温暖,也许这才是生活,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从小患有疾病的古柏和经历了重大感情创伤的阿西燕走到了一起,慢慢接受了对方,对彼此有了爱,就算今后有再大的困难,俩人也会携手共同面对和解决吧。

电影中我还很喜欢得就是古柏爸,台词太接地气了,每次他“骂人”的话都特别特别有意思!!(这里我就不细说了,真的超级有趣!)还有一个点是朋友跟我说的,他说村医开着车经过骑自行车的古柏时,特地停下来和他说话,朋友觉得这在农村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可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太能觉察到,村医虽然没什么恶意,但他的行为就是一种“我比你有钱”并在古柏面前炫耀一番的表现,仔细想来,确实也是。

看完这个故事,突然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为平时接触到的观点都是类似要有主见、勇敢追求爱或者是要有远见不要拘泥于儿女情长什么的,影片中古柏和阿西燕平平淡淡的生活却猛地一下让我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过得轰轰烈烈,不是所有人都掌握着那么多主动权,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大事,但所有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去抓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就像电影里的台词——残缺的麻雀,也有完美的指望。

《红花绿叶》观后感五

爱就是爱,还是原来的味道

坐在北京嘈杂的二号线地铁上,去回味刚刚看过的电影《红花绿叶》,心里莫名的多了一份恬静。在嘈杂的北京,已经着实想不起上次这样沉静的看一部片子是什么时候了,心里总有些东西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就像昨夜看过的《美国往事》。

有人说,好的电影看过之后总会让自己一时间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是那样的真实,是别人的生活,我们很容易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想去同情别人的悲伤,所谓的慈悲,大概如是。

故事很简单,西北青年古柏娶媳妇,他瞒着媳妇儿自己有病,媳妇儿阿西燕瞒着他一段过去的感情,两个人就这样在媒婆的撮合下稀里糊涂的结了婚。故事就像这个小山村一样质朴,纯净,在导演刘苗苗的掌控下,悄么声的顺着质朴的生活琐碎流淌着,流到我们的心里。两个年轻人从新婚初夜的相互客气分被睡,发展到生米煮熟饭,没有让人感觉到媒妁之言的那种排斥,这种顺其自然,让我突然懂得相亲这件事儿为什么会流传至今是有一定缘故的。中国的男人闷是写在骨子里的,不懂得怎么表达爱意,中国的女人害羞,面子矮,也一直伴随着她们的初潮,初吻,结婚,生子。

结婚当夜,古柏送走宾客,回到房间里一段沉默,扭捏的从嘴里憋出一句,今天不早了,你早点儿睡。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憨憨的西北汉子,自己的心里,一直在替他着急,好想喊出一句,兄弟,今天你结婚,你倒是tm上啊,別怂,办她!可惜,这终究不是发生在北京或者城市的故事,不会发生三里屯夜店里类似故事,生活在故乡的中国人没有那么放纵,他们还是那么地彬彬有礼,阖衣,分床,妻不睡,灯便不关,客气的让人陌生。

好在这是一个红花绿叶,天道自然的故事,没有发生类似西门庆的情节。这对小夫妻慢悠悠的谈着恋爱,慢悠悠的睡在了一起,男耕女织,女人就这样怀孕了,就像冬天要下雪,虫儿要归家一样。

影片结束在古柏推着老婆去县城产检的雪天,古柏就那样慢悠悠的推着自行车,车上坐着大肚子女人,古柏说,肚子里孩子有可能遗传自己的病,女人说,上天的事儿还说不准呢。二人就这样消失在苍茫的西北大地上,愈走愈远,模糊在这方天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陈凯歌在这里拍出来了《黄土地》,那个时候的男人年轻性子急,喜欢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他们拎着一瓶儿《红高粱》,跟着姜文就离开了这方天地,去打鬼子,混江湖。

现在这群男人老了,倦了就不想想起这方厚实的黄土,可是西北的女人不一样,她们还记得这里,她还在心里想念着小时候的故事,于是便有了《红花绿叶》,中国的女人像水,她们温柔,骨子里带着一种黄河冲刷三晋大地的那种简单,敢爱敢恨,很纯净。

这是一部带着78班明显痕迹的电影作品,从摄影到人物,给人一种简单、温暖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爱情故事,不需要思考,就能让一个浮躁的心落下来;这是一部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爱情的电影,就像爱本身……

再来一篇
上一篇:战狼2观后感600字左右 下一篇:2022同上一堂课观后感800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