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这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还是一个索然无味的社会?需要忠诚机智、足智多谋、坚持不懈和勤奋进取的人材,还是一味以为只存在情感的欺骗,物质的尔虞我诈,人情上的冷漠无语?
读了这篇,我沉默了许久……
我是罗文那样的人吗?也许我不会,也许我会。但我渴望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怀念起自己走过的匆匆岁月,仿佛一张斑斑点点的纸,实在没有怀着激情去书写属于自己的那幅美丽画卷。也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但总是苟延残喘于理想与现实两个不同的世界。
以前总想渴望出现伯乐,把自己训练成为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也时刻在问自己:是否有考验自己毅力的决心与勇气,是否有奔驰千里的体质与决心?我也曾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平,也曾幻想努力拼搏后的美好,也曾渴望有不平凡的人生,但如今却仍然得过且过,品尝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味道。
作为一个男人,追求的是什么,金钱,名誉,美女?面对自己身边的种种诱惑,我们不可避免的被一些事物所扰,实在是无法拒绝。总在堕落与奋发之间徘徊,犹如一条条不规则的正弦曲线,永远不会出现高脉冲一样。
也许自己的思想包袱太过于沉重,也许自己的生存方式不对?也许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那看看罗文怎么做的,披荆斩棘,穿山跃海,机智勇敢的完成了任务。在那种战乱的时代,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战士。我需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忠诚机智,足智多谋、坚持不懈。
他们说,大学是一个绚丽的舞台,只要努力,相信信念的指引,理想的沟通,就可以成就自己的美梦。若没有经过艰苦的奋斗,没有经过辛勤的付出,我们的人生将毫无意义,就如同茧没有经过痛苦的挣扎而永远不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河蚌没有经过沙砾的一次次磨练而永远不会孕育成晶莹高贵的珍珠一样。
我时常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总是在找借口躲避一些事情,不愿付出,难道我真的是那么的无用吗?也许我的天赋不够,但正因为天赋不够,才需要我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弱点。
此刻自已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主动的迎接生活;此刻我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拒绝平庸,此刻我要正视自己的现实生活,选择卓越;此刻我要为自己的理想而激情燃烧自我的斗志。
此刻我似乎已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不管明天是否成功,唯有此刻坚持到底,踏踏实实的走完自己的一生。我们昨天已过去,此刻尚需努力,明天就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永恒国度。
看过“《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的人还看了:
第二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阿尔伯特·哈伯德的经典著作。这本书里所倡导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价值一直影响至今,是世界的畅销书之一。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他们现在也在寻找像加西亚一样的人来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好的氛围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也让读者知道现在的企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读者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培养自己哪一些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延续自己生命的价值,成为一个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执著地而成功地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中的英雄,就是安德鲁•罗文,一个送信人。美西战争爆发时,罗文是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当时,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个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安德鲁•罗文。最后,罗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
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
这些都是书中揭示的深刻道理。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样的人也正是当代企业想要聘请的人,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人。然而,现在社会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觉得在别人的企业中自己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视之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伎俩,对能偷懒沾沾自喜,消极懒惰,自毁前程。他们最大的愚蠢就是不懂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行为法则——互惠的交换: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有优秀的高尚的品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像罗文一样具有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务的品质。
第三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