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一)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就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二)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腊八粥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三)
清晨,在一片雾气中醒来,细密的水气糊满整个玻璃,房间好像不那么阴冷了。突发奇想,手指在“灰”玻璃上描出几个大字“今天过腊八。”
翻身下床,沿着雾气找到在厨房忙碌的姥姥。这里的雾气更浓。氤氲里,我找到这暖意的源头。满满一锅的香米,炖着红枣、花生、核桃等谷物。“咕噜咕噜”的沸腾着,清香迎向我的脸蛋,湿润润的、痒痒的。深吸一口气,微烫的香气直冲鼻腔,留下久久不能消失的痕迹。这怕就是新年的味道了吧。我在心里嘀咕着,每会新年前,腊八的存在总是能让我多一份回味,多一份期待。“别在这儿转悠了,小馋猫。收拾收拾,今天过腊八。”我回头,望见姥姥汇着甜蜜的笑脸,我也笑了笑,一溜烟儿跑开了。
太阳藏进云层,雾气可算消散了一些。我正和姥姥在厨房包着夜的萝卜丸子,案板上,几排淡黄色的小团子圆滚滚的,不一会儿,就被姥姥送进了油锅。热油一遍遍的翻滚,萝卜丸子就在池子里跳,冒着气泡,裹上了一层外衣。这时我注意到,姥姥娴熟地夹出一个丸子,却搁在灶台上。随即打开灶炉,火焰开始侵噬丸子的肌肤。姥姥扭头看见惊异的我,讲到:“这叫祭灶,这丸子是给灶王爷的。每年腊八,灶王爷都会上天禀报一年中人间的情况。为让他上天言好事,就给他送去点儿好吃的丸子。”哦,还真有一段这样的传说,腊八又多了一份趣味呢!
不觉之时,初生的一年即将到来。小年腊八的幸福承接了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引来了新一年的酸甜苦辣。淡淡腊八香,浓浓节日情。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四)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要熬粥,粥里除了有大米,小米,还有红枣,花生很多东西,味道很好,可惜一年只喝一次。这种粥为什么叫腊八粥呢?为什么只有腊八这天才熬呢?在网上,我找到了答案。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
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学生描写的满分,希望你能够喜欢!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裹而已。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偶然看见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的心间,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着我向窗边走。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最重要的的当然是大扫除,这可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还是需要动脑筋的。大扫除最难搞得就是厨房,油污附着在灶台上、抽油烟机外、水龙头上。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的腊八粥,看着辛勤的妈妈在厨房里为了家里的干净整洁累得团团转,我按捺不住,含着一口粥,快步走进厨房,帮忙一起搞,即使妈妈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没过多久,我就寒湿了背心,乐此不疲。
贴春联,我们家也没有忘记……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大扫除。简单,快乐。
腊八年味浓!城里年味没有散!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七)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清晨我早早的就从暖和的被窝中穿了起来,一打开房门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我急忙跑到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忙碌着。我问奶奶:“今天早上早餐是什么?怎么这么香啊?”奶奶说:“今天是腊八节,我正在做腊八粥”。“什么叫腊八节?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奶奶给我说了一个关于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忍看着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说完这个传说,腊八粥也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我一看有粳米、花生、红枣、莲子、葡萄干、板栗、桂圆、红豆……,我赶紧吃了一口,真香啊!真甜啊!奶奶说:“腊八节还有一层意思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你今天考试,希望你能考出个好成绩,也来一个大丰收。”我点了点头,就冲这个美味的腊八粥我也要努力考个好成绩。
我爱腊八节,不仅是因为能吃到美味的腊八粥,更主要的是它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八)
又到了腊八节,看着腊八节必吃的腊八粥,我不仅想起许多往事……每年的腊八节妈妈用花生、红枣、核桃仁、绿豆、栗子、大米、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腊八粥也并是只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母亲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腊八是如此,中秋、等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当月饼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当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买,随时随地就可以购置新衣;当麻花、丸子、耦合之类不在是必须在年前准备的美食,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得到,春节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来越不热闹的节日。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只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东西。曾经和母亲忙碌着拧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经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关将近却暗暗叹息又老了一岁。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腊八节的腊八粥真的是人间的美味,我喜欢腊八粥!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九)
腊八节的由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说法吧!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现在就想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呢?
七年级学生描写腊八节的满分作文(十)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