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乡情(一)
月光从窗里斜穿过来,映在地上,地面上好像结了一层霜,整个屋子都被柔和包裹起来了,不由得让人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来,也由然想起自己的老家。
家乡,一个柔软的词,棉花糖般甜蜜,但它又如锥子般尖利,狠狠地直插进你的内心,让你那么的疼。我在城里长大,回老家的时间有限,对老家也只是一些零星的记忆,但却清楚的记得——那大片的绿。
老家被农田环绕着,每一次回老家,眼睛总是填满绿,大片大片的,那种绿是大方的、一望无际的,不像城里那样吝啬,放眼望去,心胸也会觉得突然豁达许多。那种绿是用农民的汗水浸染的,看着它,感受到的是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即将收获的喜悦,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家门口也有绿,门口两棵高大的杨树,绿意盎然,承载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春天,嫩绿叶的小叶子刚刚萌发,随风舞动,过些时候,杨絮就会随春风飘来,一片片雪白的杨花从天而降,飞到我身上,甚至飞到嘴里,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我猛地伸手一抓,软绵绵的,里面包裹着一颗硬硬的小球,我知道,这是春天希望的种子;到了炎热的夏天,杨树已经长得很茂密了,投到地上很大一片影子,我玩耍的阵地也就转移到了树下,到了吃饭时,奶奶干脆把饭桌移到树荫下,一家人一边乘凉一边吃饭;秋天,树叶黄了,一片片飘落,在我身边盘旋飞舞,我知道它们要走了,在和我告别,但我也知道明年春天,这片绿还会来陪伴我。啊!我更想念家乡了,想念家乡的绿;想念家乡的大灶台;想念村旁疾驰而过的高铁;想念住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我多想现在就飞奔至故乡啊!
初一作文乡情(二)
我的家乡在一个江南的小镇,四周有青山环绕,门前有小溪流淌,是个颇有诗情画意的地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生了,虽离开了故乡,但故乡的样子我却不曾遗忘。
儿时是与外婆一起度过的。外婆是个很慈祥的人,把我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记忆中外婆做的饭菜是很美味的,那时的我刚从幼儿园回来,一踏进院子,就闻到扑鼻的香,还没来得及尝一口,外婆就让我去屋里看书,书还没翻几页,思绪早已飘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等到开饭了,才迫不及待爬上餐桌大吃一顿,别提多美味了。
记得那时家门前有棵很大的桂花树,一到花季时,便是满园的香,那时的我还很调皮,经常爬树,但因为太矮又爬不上去,还是外婆把我抱到稍矮的树枝上玩耍。每当桂花树开花,外婆会做桂花饼,桂花糕,吃起来有些涩,有些甜,甜了心头,甜了回忆。就是这样,外婆用她粗糙的双手,撑起了儿时我的一片天。外婆的去世是措不及防的,自那以后,我便搬去与父母住,外公也搬离了家乡。但直到现在,也没回去过,再回去时,已是物是人非了。
而对故乡的记忆,便是外婆了吧。记得她在初春,带我去采野花,在盛夏,摇着蒲扇哄我入睡,在深秋,陪我踏遍金黄,在严冬,为我织厚厚的毛衣。而乡情又是什么呢?我不清楚,大概是一种眷恋吧。眷恋外婆烧的饭菜,眷恋外婆手心的温度,眷恋外婆唱的歌谣。因为眷恋外婆,所以眷恋故乡。故乡的一切都勾勒出我对外婆的回忆,那一帧帧的画面都同我儿时的回忆一起铭记心头,永不遗忘。
既然“逝者已逝”那便“逝者则安”。只希望故乡一直是我心中的模样。我曾经做过一场梦,梦里我站在上帝的视角,外婆牵着扎着羊角辫的我,一直走,如同多年前一样,走回故乡。
初一作文乡情(三)
乡情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怀,让你喜,让你忧,让你思,让你愁,每当有一件什么事拨动了心弦,它就会占据着你的心头。
我是在魏庄出生的。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同时那里也是我母亲的故乡。两代人的“家”,让我对魏庄的情愫更加强烈,也更加浓郁。
我儿时的记忆大多都定格在那里。当时在我们的邻居家中,也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我们每天都像是被“哥两好”粘在了一起。
那时候,村子后面的小山沟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我们就一人带领着一帮人马玩打仗的游戏。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我总是“从不动手”,只给一群“军官”开会,再由军官领着士兵们去“攻城略地”、“上阵杀敌”。然而这种战争总是以我方的胜利结束的。所以在村子里,我总是昂着头,挺着胸,别人看我的时候,也总是像迎接一位凯旋归来的“大将军”!
很快就是腊八节了,吃腊八粥肯定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我也更加思念儿时的腊八粥了。记得每年腊八节的前夜,我姥姥总是挑豆、检豆、浸豆……的忙碌着,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姥姥熬的腊八粥的香气就已经刺痒着我的鼻子了,然后在我期盼的眼神中,香喷喷的粥就出锅了,那香、甜、糯、软、濡的腊八粥,至今每每撩拨着我的思绪,让我久久难忘。
自从姥姥姥爷搬到城里来住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魏庄了。一年一年,我时时想起那位凯旋的大将军;每到冬天,便总是怀恋姥姥那色香味独特的腊八粥。
也许我时那种乡土情结特别浓郁的人,时不时的,我就被眼前的事物撩拨着神经,思念着我出生的那个村庄。
初一作文乡情(四)
“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忘不了故乡的亲人,忘不了故乡的陪伴,忘不了故乡的田野,忘不了故乡的池塘,忘不了故乡的一切。一番真挚的亲情涌动,在我的心中掀起一阵狂澜。
当我想起故乡时,当我仰望星空时,当我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或想起儿时的趣事时,我仿佛看见那金黄的原野,绿油油的庄稼,高大的杨柏树,清澈的小溪,高高的山坡,一群羊群在奔跑。家乡的思念便油然而生。
在那清澈的水塘边,我和小伙伴顶着烈日在池塘边钓鱼,玩耍。瞧,水波微动的水面上,鱼漂上下地抖了抖,鱼儿上钩了,拿起鱼杆开始溜鱼,家乡的鱼都很大,我一个人实在驾驭不了这大鱼的力量,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抓紧鱼竿,任由它摆弄。大约过了两三分钟,他已经精疲力尽了,接下来我们上场表演,用力拉动鱼竿,把他拉上岸来。白色的肚脐,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在树荫下,架起一个小灶,支起一面小锅,添上清水,一锅鱼肉,过一会儿,浓浓的鱼香飘满了四周。一碗充满乡情的鱼汤,唤起儿时的伙伴。
那碧绿的池畦,金黄的花朵,香气扑鼻,就像漫游在花海之中。欢笑的嬉戏声无处不在,穿梭在原野上。漫山的樱花,沁人芳香,漫天飞舞,仿佛步入仙境一般。旁边有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唱着婉转的歌声,别有一番惬意。
故乡的山,高大雄伟;故乡的水,清凉甘甜;故乡的花,沁人芳香;故乡的田,方正整齐;故乡的伙伴,机智聪明。
忘不了故乡的一切。亲,莫过于骨肉;痛,莫过于分离。虽然不能在土生土长的故乡生长,将来必定要落叶归根。“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禽兽犹如此,人亦必然。
初一作文乡情(五)
一条小路,弯弯曲曲,泥泞不堪,但它却承载着我的整个童年。
小时候,妈妈因为忙,把我交给外婆管,于是就开始了我的“乡村女孩”之旅。外婆经常抱着肉嘟嘟的我,去邻里家串门聊天,那时的我只觉得大家都好好,给我东西吃,陪我玩玩具,我开心他们陪着我一起笑,我难过他们哄我高兴,我就像小公主一样,被他们细心呵护着。
慢慢长大了,开始顽皮了,经常不听外婆的话,像黑帮老大,带着一群比我小的小屁孩同我出去疯玩,鬼点子多得不要不要的。还清楚的记得那一次被打,我的屁股疼了三天三夜,直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时钻心的痛:我听着外婆讲着妈妈小时候的故事,什么捉鱼啦,什么插秧啦,应有尽有,我可坐不住了,突然,一个声音跟我说:“去捉鱼吧,那条你常去的小路边不就有一个小水塘嘛!顺便再带几个人去一起捉。”我心里一惊,可最终还是没忍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我趁外婆不注意,悄悄地溜了出去,找来两个平时同我最好的玩伴,在我的诱惑下,她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与她们疾速奔跑在小路上,生怕被大人们发现了,半途把我们抓回去。我带着她们在泥泞的小路上走着,来到小水塘边,递给她们我早已准备好的网兜,我们在太阳的照耀下,静心地捉着鱼,可就是怎么也捉不到,无趣之下,我们开始互相泼水。这水并不是很干净,有些混浊,我被她们俩同时攻击,被泼得只能用一个“脏”字来形容了。虽然衣服湿了,但是因为有阳光,所以感觉暖暖的。正当我们玩得热火朝天之时,我突然感觉背后有一股“杀气”正在靠近我,我的影子渐渐被吞蚀了,我回头一看,不好,快跑,我在心中呐喊着,却早已被外婆的魔爪抓住,当着小伙伴的面,毫不留情地开始打我,边打还边教育我,她们两个不仗义的人,丢下我跑了。一顿打之后,我摸着被打红的屁股,一瘸一拐地走回家。虽然玩换来的是皮肉之苦,但我还是很开心……
现在,小水塘早已被填平,泥泞的小路也变成了大马路,可童年的快乐却始终记在我的心里,永远也无法抹去!
一条大路,笔笔直直,干净清爽,它一直向远方伸去,伸入我的心中……
初一作文乡情(六)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是素有“天堂草原”之称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这是一片世外桃源,纯洁,美丽,远离现代工业的喧嚣与污染,如同一张泼墨山水,粗犷之中显得那样自然。
草原四季都美,但夏天的草原最美丽。
锡林河弯弯曲曲地流经草原,如同一条蜿蜒的玻璃带子,那么晶莹剔透。带子里,水藻大片大片地铺在水面上。偶尔有小鱼穿梭其中,互相嬉戏。
“禁牧令”结束了,牛羊马匹潮水般涌出围栏。一时间,绿绿的地毯上绣满了小花:白的,黑的,棕的,一朵朵甚是好看。有的在吃草,有的在顶牛,还有的在互相舔着皮毛。牧民们或骑马,或骑摩托,或挥着羊鞭慢慢步行。天空是湛蓝的,好似一块刚刚开采出的水晶。云朵与鸟儿在其中互相嬉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蓝天,白云,青草,牛羊,好一幅夏日放牧图!
“天蓝蓝,秋草香,是心中的天堂。”在北方的草原,八月便已是秋天了。牧民们在忙着打草,野物在忙着储备粮食,萝卜土豆也纷纷把营养储存在臃肿的地下茎里。一切都是为过冬做准备。但在八月,还有一个蒙古族重要的节日——那达慕。
“那达慕”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八月,正是牲畜肥壮的季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在农历六月四日那天,所有的公交车与大巴车都停止运营,而将一车一车的人送往会场。会场前的草地上挤满了观众。
骑马,射箭,蒙古小伙子样样精通;欢呼,掌声,观众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摔跤手们裸着上身,灵敏地跑动着,寻找机会给对手致命一击;表演马上杂技的健儿,个个精神抖擞。即使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炭火一般烫,但无论选手还是观众,都没有丝毫疲倦的迹象:在这欢乐的时节,又有谁不兴奋呢?又有谁不感到兴奋呢?
天堂草原,天美,水美,人更美!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
初一作文乡情(七)
月光从窗里斜穿过来,映在地上,地面上好像结了一层霜,整个屋子都被柔和包裹起来了,不由得让人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来,也由然想起自己的老家。
家乡,一个柔软的词,棉花糖般甜蜜,但它又如锥子般尖利,狠狠地直插进你的内心,让你那么的疼。我在城里长大,回老家的时间有限,对老家也只是一些零星的记忆,但却清楚的记得——那大片的绿。
老家被农田环绕着,每一次回老家,眼睛总是填满绿,大片大片的,那种绿是大方的、一望无际的,不像城里那样吝啬,放眼望去,心胸也会觉得突然豁达许多。那种绿是用农民的汗水浸染的,看着它,感受到的是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即将收获的喜悦,有种说不出的踏实(作文盒子)。
家门口也有绿,门口两棵高大的杨树,绿意盎然,承载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春天,嫩绿叶的小叶子刚刚萌发,随风舞动,过些时候,杨絮就会随春风飘来,一片片雪白的杨花从天而降,飞到我身上,甚至飞到嘴里,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我猛地伸手一抓,软绵绵的,里面包裹着一颗硬硬的小球,我知道,这是春天希望的种子;到了炎热的夏天,杨树已经长得很茂密了,投到地上很大一片影子,我玩耍的阵地也就转移到了树下,到了吃饭时,奶奶干脆把饭桌移到树荫下,一家人一边乘凉一边吃饭;秋天,树叶黄了,一片片飘落,在我身边盘旋飞舞,我知道它们要走了,在和我告别,但我也知道明年春天,这片绿还会来陪伴我。啊!我更想念家乡了,想念家乡的绿;想念家乡的大灶台;想念村旁疾驰而过的高铁;想念住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我多想现在就飞奔至故乡啊!
初一作文乡情(八)
我的老家在富平,和习主席家的村子只有几公里。
厌倦了城市里的水泥钢筋林立与汽车尾气,那就去乡下走走吧!
老牛背山脚下便是一块平原,天生的丘陵起伏与沟壑纵横便让这里成为建缓坡梯田的好地方。一块斜坡,上方种小麦,中上方种玉米,中间、中下游种土豆、红薯,在最下方种耐旱的花椒树,而两块斜坡间种柿子树防止水土流失。这办法从我爷爷小时候,大概80多年前就有了,一直沿用至今。
每当小麦收完时,地上还在的麦杆便被农夫们用一把火烧完,烟尘还未散入大气,一场夏天猛烈的暴雨又给土地加了把肥。而此时的冷暖交替又催熟了花椒。在农历八月时纷纷咧开了嘴,黑色的小籽落满了田间地头,而玉米的穗已经慢慢由黄绿转深红,地下的土豆红薯经历风雨后早已只待收获。
田间传来了秦腔中的眉户派唱法,由县上镇上来的人们弯下了腰,收获的气息传到了柿子的鼻中,便一个一个不紧不慢的成熟,熟到犹如充满水的橘气球,在天高气爽中蹦下柿树。此时的农人若是渴了饥了,一颗柿子的汁液沁人心脾,就是玉露琼浆也换不来。
当家家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时,秋雨悄然而至。一场秋雨一场凉,日子也由长变短。漫长的夜人们无事可做,便织布屯菜。这是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做法。在现在村村已连上了3G,不少村也有了4G,我们这些城里人在乡下也不会觉得被时代遗弃。这附近唯一的污染源也只是一个水泥厂,还被环保局贴了白条。于是在冬夜,天上的星星在这个雾霾横行的世界里有了它的存在,洒下一片光辉,与路上的太阳能灯呼应着,照亮一片一片的村庄。
但想在田间享受这种田园牧歌,要有来回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任何事任何人都浪费不起这一去便是一天的时间。唉,田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翁,他的子女们挤破头也要往城里挤,也不知道在多少年后城里人还有没有了“故乡”一说,乡愁、乡情好似只能活在作家的书中,和一群坐在轮椅上老人模糊的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