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作文(一)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古人克勤克俭的生活之道,奠定了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报道称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以养活2亿人,令人震惊。看到袁隆平老人在高龄之年仍然在研究海水稻等不同类型的水稻,推广水稻的种植范围,提高水稻的产量,为的是更多的人口能有粮食吃。再看大山里,那些贫困的村民一顿精米细面都是困难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浪费粮食,又于心何忍去浪费粮食呢?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着实不易。尤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你我做起。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二)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这是习近平爷爷今日对当今餐饮浪费的评价,号召全国人民拒绝浪费!
今天,我看了一个吃播的视频,我很疑惑这些吃播为什么能够一次吃掉多于常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的食物,老妈告诉我是因为这些人只是把食物放在嘴里嚼几下之后就吐掉了,通过剪辑视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他们吃得酣畅淋漓,塑造一个大胃王的形象,背地里却去卫生间催吐!我觉得这些人太可恶了,浪费食物是非常的可耻的行为!袁隆平爷爷为了让我们14亿中国人不饿肚子,付出了近一生的时间与努力才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他老人家要是看到这一幕,该有多么的寒心啊!
在我们两三岁时都会背的一首古诗《悯农》里面写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珍爱生活!不要越长大越忘记!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三)
最近国家提倡要光盘行动,拒绝浪费。我认为这个措施非常好,因为它可以针对那些浪费食物的人,让他们尊重食物。
我在饭店里经常能看到有些餐桌上放着人们剩下的食物,最后全都被服务员扔掉了。这些现象非常令人惋惜。这些人之所以会浪费食物,主要原因是:点餐点的太多,自己根本吃不完;要面子,和别人攀比;对浪费食物不以为然。我记得有一首古诗说的非常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如果能够做到光盘行动,就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我有几个建议给大家,可以在餐厅吃饭时参考:1、科学点餐—--—吃得刚刚好,才是最好的口福。2、拒绝铺张,理性消费,不和他人攀比。3、健康饮食,注意平衡。4、吃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拒绝浪费。我们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就是身边其他人的榜样!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四)
日常生活中,总会看到这样一些人:在餐饮消费中片面追求“上档次”,用餐往往“只点贵的,不选对的”;在婚丧嫁娶等聚餐活动中,“点得多、吃得少”;在单位、学校的食堂,买饭时总是超量,丢掉食物一点也不在意。此种行为的背后,总少不了讲排场、讲面子、摆阔气、攀比炫富等陋习的影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摒弃陋习,唤起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把适度消费、健康消费、节俭消费的理念深植于人们心中,向不良传统陋习“开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舌尖上的浪费,不只是个人消费习惯问题,更是事关社会风气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社会的大力倡导下,“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是,我们离健康理性消费的社会习俗仍有不小的距离。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人人都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舌尖上的浪费就会变成舌尖上的幸福。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五)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的良好社会风尚。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但崇尚节俭的美德习惯不应该改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能改变。
然而,如今餐饮浪费现象依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餐饮浪费行为的背后,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面子心态在作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是一粒米、一颗菜的小事,而是事关粮食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们应该立即行动:改变思想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深入人心;重视习惯培养,特别要从娃娃抓起,家庭和学校应肩负起教育之责,在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中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节俭好习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鼓励勤俭节约,惩戒铺张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六)
这两天,关于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新闻铺天盖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每年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到去年底,全国还有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尚未跨过温饱线。但现在,我们的周围还会出现浪费食物的现象,确实令人痛心疾首的。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殊为不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意义非同小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决不是可以随意浪费的理由,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细微浪费积累起来是惊人的损失,点滴节约汇聚起来是巨大的财富。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必须拿出恒心毅力,培养节约习惯,改变不良习俗和观念,让节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