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作文读后感内容页

清平乐村居读后感

2022-10-12 12:31:03读后感304

清平乐村居读后感

篇一:清平乐村居读后感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时,我正读着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其实我会陶醉于其中,一边读,一边想,这会我就想到了:茅屋低矮而狭小,只能容下几个人,溪边长满了青翠欲滴,嫩绿的草。又是谁家的白发老公公,老婆婆用带着陶醉情意的吴音相互说笑、问好。大儿子拿着锄头在溪水东边热火朝天地锄着豆草,已经锄得汗流浃背,大汗淋漓了,而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一会儿编编,一会拆掉一些,他的手青一块紫一块,有的手指还被拆肿了。咦?活泼顽皮、最讨人喜爱的小儿子呢?哦,他呀,原来正躺在溪边剥吃那清香四溢,美味可口的莲蓬呢!想完了,不过那场景在我脑中回荡着,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我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它有押韵的,而且上、下两段都比较好记住,所以呢,我比较喜欢这一首诗。

啊,辛弃疾笔下的诗真好,栩栩如生,还让人一读就懂,这首诗容易让人读懂,还押韵,真好!

篇二:清平乐村居读后感

寒假中,闲来无事,就拿出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唐诗宋词》来读一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小词,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青草,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大儿子在河东面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读着读着便身临其境。诗人首先把我的思维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心灵手巧的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字里行间透露着辛弃疾那恬静淡雅的风格,他不求功名,去寻找世间那少有的和平的地方,真值得学习。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以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篇三:清平乐村居读后感

我读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感到词中的老人是那么的悠闲,他们的儿女们是那么的勤劳,真令人欣慰。

词中描绘了在一个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农家的茅草屋,远远地就能听见屋里有人在喝酒谈笑,他们是谁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对老翁老妇喝醉了酒在那里逗笑取乐。屋外,他们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田里的杂草,二儿子在院子的大树下鸡笼,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这种情景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啊!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情景的确令人向往。在我们村子里有一对年过花甲的老翁老妇,他们忙于生计,而儿子却养尊处优。老两口有一独生子,天生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不懂事,但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试想一想,这个儿子可悲吗?真可悲!这对老人可怜吗!的确可怜。我想,同是老人的儿子,怎么同词中的儿子有那么大的差距,他怎么如此不知羞耻。他也不想一想,一旦有一天,离开父母,他该如何生存。

身为当今的青少年,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尊敬老人,让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及早得以消除。共同创建一处和谐的家园,让我们地球村更美。

再来一篇
上一篇:皇帝的新装读后感700字左右 下一篇:《童年》读后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