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读后感(一)
第一世,我在塞外杀伐,你在江南饮马。谁的初见负了谁的韶华。 第二世,我听刀剑喑哑,你听犹怨琵琶。谁的弦断负了谁的曲答。 第三世,我看大漠风沙,你看江山如画。谁的朝野负了谁的蒹葭。 第四世,我叹浪迹天涯,你叹深宫为家。谁的权谋负了谁的篱下。 第五世,我求隐居山峡,你求富贵荣华。谁的金缕负了谁的桑麻。 第六世,我言不再有她,你言后宫繁华。谁的多情负了谁的放下。 第七世,我许素手描画,你许皇图雄霸。谁的野心负了谁的勾勒。 第八世,我说当歌纵马,你说名满华夏。谁的相安负了谁的白发。 第九世,我道溪边浣纱。你道母仪天下。谁的霞帔负了谁的红蜡。 第十世,我已作为他嫁,你已不再牵挂。十世羁绊,终是你负了我。谁的朝野负了谁的蒹葭。 第四世,我叹浪迹天涯,你叹深宫为家。
古代散文读后感相关文章:
古代散文读后感(二)
读这本书,让我精神得到莫大的提升。其中有一篇《项脊轩志》我最是喜欢。作者归有光的旧南阁让我神往。“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去不至。。。”
每次想到这,一个悠闲自乐、合于造化的诗人形象就呈现在脑海,俨如王维的《竹里馆》,吴均的《山中杂诗》。当然还有作者母亲对作者的关怀语:“儿寒乎?欲食乎?”妪的泣与回想语:“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这些都写的饱含深情,勾人心弦!文章到最后,又记叙了自己妻子的一件生活小事,事虽小,但足以见作者与妻子的恩爱,令人羡慕。反衬了作者当时卧病无聊的孤寂无奈。“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字里行间流露对妻子的怀念,深思,作者想到了以前:妻子在庭中植树,而作者在一旁手持手卷看着妻子,颂诗给妻子听
古代散文读后感(三)
最近赶写论文,又阅读了周明老师著的《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一书。研读了这本装装祯精美、内容丰富的学术著作,收获颇多,感慨颇多。这部近四十万字的著作是周老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它既从宏观上作理论阐发,又从微观上作具体分析,举出许多名篇作个案研究,表达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显示了作者的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力。另外书中探究的古代散文,面广量大,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筛选出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来分析研究,不知耗费了周老师多少心血。
我的思绪不禁飞到十多年前,脑海中浮现了周明老师的音容笑貌,那时我在江苏学院进修,是周明老师的学生。
周老师是徐州人,,讲话明显带有徐州口音。他当时有五十多岁,高高的微微发福的身材,方方正正的脸堂,脸上时常挂着笑容。他教我们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他总是上课前几分钟到教室,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课题,然后等待上课铃声。他教态和蔼,授课深入浅出、突出重点、有条不紊 ,深受大家欢迎。他把我们这些进修的中学老师当作朋友,课间主动和我们交流,谈课业 、谈人生、 谈教书的苦乐。他喜欢抽烟,有时下课之后跟学员们抽烟聊天,其乐融融。
我们的周老师在“”前曾考取过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因为“”动乱中断了学业。1978年,39 岁的他再次,又被南大中文系录取。他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主编过中国老年大学《古代散文选》。周老师真不简单,他在不惑之年发奋攻读,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工作之后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学有所成。这种锲而不舍 、积极进取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敬佩。
在进修快结束时,班长让大家买一本书,就是周老师写的《中国古代散文艺术》。拿到手一看,扉页上有周老师的工整的题签:“吴培金同志指正,周明,一九九五年七月”。当时只是粗略地看一看,后来忙于工作,就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周老师这本书,也没有读出门道来。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才认真阅读了周老师的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刻,很有实用价值,我愧对我们的周老师啊。
唉,时光匆匆啊,转眼间,分别十几年了,周老师现在已七十多岁了,早已退休了吧,身体还好吗?我多么希望再次聆听周老师的教诲,多多学习周老师的著作啊。
周老师祝愿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