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毛》读后感(一)
最初,打开这本书 的原因是,想看荷西和三毛的故事。或者是说,想从里面,满足自己青春期的心。但后来这本书,带我走向了沙漠,让我看到了沙漠里的人情常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美丽的大漠风光曾深深吸引着三毛,撒哈拉一直是她的梦想,但当她真正在大漠生活时,她才意识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沙漠缺水,缺电,缺医少药,物质生活极度缺乏,三毛所需的书也是拜托父母和朋友寄过来,稿件,稿费亦是如此麻烦地传送。那里的人更是愚昧落后的,女人生病不会去医院,权那里的医生都是男的;有些女孩10岁就被迫结婚;有人40年不洗澡……这一切,都曾让三毛难以接受。
但是,三毛很快克服了心理障碍,适应了沙漠生活,她先是把她的出租屋打造成沙漠里的世外桃源,她先从五金店的老板那里讨要棺材板,到处收拾“垃圾”——她认为有用的东西,然后用她和荷西的巧手,搭起了小巧的阳台,粉刷了墙面;打造了椅子、柜子、桌子等。三毛还别出心裁地自己做了窗帘、台布、地毯、床单。他们还利用起一切废物做起了装饰,用废弃车轮作坐垫等等,在干枯的沙漠里,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舒适的家啊!
逐渐地,人们都喜欢来她家做客,她们教她们手工识字,送给她一些食物和各种日用品,三毛逐渐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给别人看病,给牲畜看病。她和荷西在难得的假日一起出门自驾旅行、探险,海边捉鱼……在有限的人生里做着尽可能多的事。
喜欢三毛的那种,勇于追寻梦想,想做就做的洒脱自由;喜欢她那种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去适应环境的乐观态度;喜欢她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和在平淡生活中发现乐趣的乐观积极生活的态度。喜欢她那种真实自在的人生。她是真正的“沙漠之花”——三毛。
关于《三毛》读后感(二)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三毛是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流浪儿,他多么想有一个家呀!可怜的三毛,在寒冷的冬天只能穿着单薄、破旧的衣裳,冻得发抖。富人家里大摆宴席,山珍海味,酒足饭饱。而外面墙角的三毛饥寒交迫,无家可归。
为了生活,三毛做过很多事,学艺、擦鞋、拉车等,可是都做不长,常被人打骂,被人欺负。有一次,三毛给一位时髦的女郎打扇时,热的满头大汗,不小心把汗水溅到女郎衣服上,女郎转过身来一巴掌就打在三毛脸上,打的三毛眼冒金星,这样的欺负,三毛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每次看到这些图片,我就觉得这些欺负三毛的人太可恶了,没有一点爱心,我恨不得能揍他们一顿才解恨。
造成三毛不幸的都是可恶的旧社会,如果三毛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相信我们都会帮助他,还会有人收养他。他会有饭吃,会有新衣服穿,也会有玩具玩,还可以去他十分向往的学校读书。
三毛是个善良、坚强、乐观的好孩子,虽然没几个人疼爱他,但是有人需要帮助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去帮助别人。有一次,小明摘桥旁的小花,一不小心掉到河里,一旁的三毛看见了,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把小明就上来。一位年轻人把一位长着白胡子的老爷爷推倒了,三毛看见了,连忙把老爷爷扶起来,坐到马路边,把好不容易得到的烧饼分给老爷爷一半,三毛才吃了一口,发现老爷爷已经把烧饼全部吃完了,三毛想了想,又把仅有的一半烧饼也给了老爷爷,三毛却饿着肚皮走了。三毛真是个舍己救人的好孩子。
看了三毛的故事,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个好人。
关于《三毛》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张乐平爷爷写的《三毛漂泊记》这本书。
《三毛漂泊记》这本书让我感到三毛很不幸,三毛没有家只能四处漂泊,他把渣滓桶当成床,把报纸当成棉被,把暖和的太阳当成爸爸,把纯真的月亮当成妈妈。一次三毛来到烤鸭店,由于没有钱买烤鸭所以他只能看着而不能吃,真实饿了就把腰带系紧。有时三毛还被富人家的孩子欺负,他们成心在三毛面前吃烤鸭,让三毛馋的直流口水。三毛没有钱买果汁,就把橘子泡在水里喝。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他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负,而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要与他命运相同的漂泊儿关怀他,给他暖和。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意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叔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应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本人受了爷叔应用时,他宁可饿肚子,也不再干流氓叔叔教他的坏事。侥幸的是,三毛被一位仁慈的阿姨收容下了,这位阿姨家有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固然这一家的生活不算很富有,但他们的生活都还过得不错。而侥幸并没有持续多久,收养三毛的阿姨遭到坏人攻击,被迫搬迁,三毛又变成了漂泊儿童,继续以前的漂泊生活。
看完这本书,三毛的影子不断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同情三毛,他很不幸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里,同时也喜欢三毛,我从三毛身上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英勇。同窗们,让我们学会感恩,一同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关于《三毛》读后感(四)
我觉得三毛很可怜,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而且他一直流浪。三毛看见小鸟、绵羊、小狗、公鸡都有妈妈爸爸保护,他觉得自己很孤单,心里很伤心。
我最喜欢33页到68页里面的内容。因为小男孩不小心掉入水中,三毛勇敢的救了他。小男孩的爸爸为了感激三毛,就把他收养了。三毛和小男孩一起去上学。有一天,班里有名的两个捣蛋鬼拿着饼干和糖果来馋三毛:“真好吃,你有吗?”三毛很生气,就去把课桌里的好成绩拿出来,说: “这个,你有吗?”一个捣蛋鬼拿起桌上的砚台砸三毛,却砸到了校长的头上。校长生气的过来了,他们都说是三毛干的。校长看了看他们的手,因为三毛滑倒了,手上沾上了墨汁,就认定是三毛干的。三毛有口难辩,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小男孩和三毛回家的时候,看见他们家里着火了,他们一家人伤心的大哭。最后,小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搬走了,三毛又开始一个人流浪。
我觉得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而三毛生活在一个悲惨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有吃有穿,而三毛却愁吃愁穿。而且三毛很爱学习,但是没有人给他上学的机会。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三毛生在一个悲惨的时代,他真的很可怜!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
关于《三毛》读后感(五)
暑假里,我读了台湾作家张乐平写的《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的主人公三毛,出生在解放前,是一个孤儿。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睡在大街上,也不能上学,到处流浪,好几次快要饿死在街头。为了生活,他来到上海,给人打工,受尽别人的欺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苦难的生活并没有让三毛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让他更乐于助人,不向困难低头。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与三毛的差距。我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有爸爸疼、妈妈爱,吃得好,穿得暖,每天开开心心去上学,还经常出去游玩,从不为生活担忧。但我不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还浪费粮食,不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不愿吃,经常耍小聪明。
记得一个周末,爸爸从电脑上给我打印了两套试卷,让我自己在家做。他要加班,叮嘱我认真做完,他回来检查。爸爸前脚走,我后脚就出去玩了,把爸爸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快到中午了,我忽然想起试卷还没做,自作聪明地找好朋友替我做,最后让爸爸看出了破绽,狠狠批评了我。
我还想到自己平时遇到困难就躲着走,做习题碰到稍难点的就不愿动脑,或者找家长帮忙或者问同学要答案,再次遇到这种题还是不会。我缺乏的是三毛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毛流浪记》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许多不足,我要向三毛学习,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